基金觀點:高科技企業主導亞洲

基金觀點:高科技企業主導亞洲

亞洲經濟在過去十數年發展驚人,不少高科技產業冒起,帶動居民收入顯著增加。年輕中產開始崛起,成為不可缺少的經濟生力軍。科技進步使他們的消費習慣與過去截然不同。衍生更多新興產業,除了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外,也為投資者提供高增長的投資機遇。
時移世易,亞洲股市在短短十數年間面目全非。若觀察摩根士丹利遠東(日本除外)指數的成份股,便可了解到甚麼企業主宰亞洲經濟。在1998年,指數的十大成份股有不少是恒指的傳統藍籌股,如電訊股、地產股等。時至今日,南韓、台灣的電子股成為亞洲股市最大支柱,反映亞洲已躋身高科技企業的搖籃。按行業發展等因素估計,不出十年,更多高科技企業將會成為亞洲最大企業。

中國電商潛力驚人

事實上,亞洲可說是全球電子業龍頭,而中國更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蘋果電腦能成為全球消費者的寵兒,亞洲功不可沒。蘋果在全球有748間供應商,中國供應商便有349間,令亞洲供應商數目超過600間。隨着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相關的部件製造商及半導體製造商業績將更上一層樓,為股東帶來更大回報。
亞洲電子商貿市場也不落後。智能手機用途廣泛,消費者在手機上投資、購物早已成為習慣。中國的電子商貿市場更可謂獨領全球。除了中國消費者在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網上消費的比例遠高於歐美國家外,中國網民的消費力也非常驚人。單在2013年光棍節,阿里巴巴單日便錄得57億美元的交易額,創下紀錄。不難相信,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流動商貿市場,互聯網平台營運商及網上購物平台等企業將大放光芒。

德盛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