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縱然金管局連番入市,資金流入卻未能刺激港股交投。市場資金有限之下,面對新興起的央企改革概念獲資金追捧,投資者要從早前熱炒的大折讓H股沽貨換馬。分析員認為,這顯示資金不是以長線買貨為目標,料難持續推動大市上升。
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7.5%勝預期,惟對港股刺激作用有限,恒指在GDP數據公佈先升後回,埋單升幅63點(0.27%),收報23523點,主板成交535億元。A股更掉頭倒跌,滬綜指收2067點,跌3點(0.15%)。即月夜期昨晚11時升70點,收報23583點,較現貨高水60點。
央企改革概念股繼續熱炒,惟昨日尾市略現疲態,升幅最大股份華聯國際(969)一度飆升逾倍,最後升幅大縮水至45%;最多升過一成的中糧置地(207)埋單僅升半成;中國食品(506)及國藥(1099)更先升後跌。
基金增持股票三年最多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資金迅速由大折讓H股流入國企改革概念,顯示資金並不是以長線為目標,持續推升大市的因素仍欠奉。他又指,內地多項利好措施及數據公佈後,A股仍欠起色,令港股投資者卻步,短線阻力仍在上升通道頂的23700點。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大市正待新炒作主題才能破頂,資金路向已習慣「見勢跟炒,唔得散水」。
美銀美林7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二基金經理擬增持股票,為3年來最高水平,但投資組合中持有現金比例平均達4.5%,仍較正常的4%高,盡顯又要買又要守的取態。
調查顯示,有69%受訪基金經理預測明年全球經濟走強,71%更預計未來12個月通脹上升,反映對經濟具信心。在對經濟前景樂觀下,有三分之二基金經理將增持股票,比例為2011年以來最高,同時亦有五分之一的基金經理擔心現時股市估值過高,有可能出現回調,為自2000年以來調查錄得的最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