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在大學生多過𡃁模、月薪低過女明星心口deep V的情況下,社會仍樂此不疲的吹捧這些「大學爭住收」的五星星狀元呢?
那些勸學生不要太注重學業成績的「良言」,其實都是「流言」。
流言一:喬布斯、蓋茨都無讀大學,讀唔到大學,駛乜驚?
原因:以個別成功人士作例子,無說服力,因為家長可以舉出「街邊送貨嘅阿強同推車仔嘅阿明,都無讀大學」來證明讀唔到大學有排驚。
更重要的是,喬布斯蓋茨佢地係「唔讀」大學,而唔係「讀唔到」大學(兩個都係中途輟學);「節食」同「捱餓」,主動性爭好遠。
如果劍橋哈佛搶住收你個仔,而佢撕爛張入學通知書,咁佢就可以講呢啲:「喬布斯蓋茨都無讀大學」。
流言二:考試成績只係衡量個人表現的其中一環,而並非全部。
原因:無錯,如果你有吳彥祖咁靚仔、周秀娜咁好身材,你的確可以唔用成績去同人比拼。
譬如黃之鋒,考得唔好,但有超強人氣同龐大的社會動員力,我真心覺得佢唔需要介意考試成績,因為我投學民思潮方案,同埋響應號召包圍政總嘅時候,並唔係因為佢考咗幾多粒星,而因為佢係黃之鋒。
同樣,當我畀中指嗰啲衣着妖冶、眉來眼去嘅政治人物嘅時候,係唔會因為佢係乜乜大學嘅博士而姑息佢。
但如果,你無其他才能呢?咁你就應該問吓自己,除咗成績,仲可以用乜嘢嚟同人比拼?
個個都笑𡃁模胸大無腦只能做花瓶,但點解咁多人仲仆住去整容隆胸?因為佢地明白,笑還笑,你只要拋條事業線,記者一樣爭住影;五星星的確好膚淺好表面,但sorry,呢個社會,一樣爭住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