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結已過 市場吸資需要減港元升浪 恐暫告終

半年結已過 市場吸資需要減
港元升浪 恐暫告終

【本報訊】隨着半年結、H股派息等短暫吸資誘因淡化,港元昨日一度回軟至7.7512水平,惟歐洲時段再轉強。綜合財資市場人士認為,今次由季節性因素觸發港滙的升浪,或暫告段落,基金經理亦警告,股民不應以港滙強弱來判斷港股後市表現。


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黃珮琳

踏入7.1以來,港滙多數挨近7.75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期內入市14次,累向市場注資437.03億港元。美滙指數昨轉強,高見80.53,包括港元在內的亞洲貨幣偏弱,港滙曾回軟12點子至7.7512水平,本港交易時段,港滙主要在7.7508至7.7512徘徊。截至8時30分,港滙轉強至7.7504。

綜合市場分析,佔中因素引發銀行瘋搶港元的可能性不大。

未有資金流入股市

近期港滙走向強方兌換保證價,資金流入香港的原因,市場莫衷一是。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是季節性因素所致,當中包括H股購買港元派息、港息稍高於美息令資金略緊、及半年結等,而非有資金持續流入股市或相連關係所致。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提到,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等結構性掛鈎產品到期,亦是港滙偏強的原因之一。
港元外滙市場交投有限,只要稍微資金流動,已可引致滙率呈現顯著波動。馮孝忠估計,季節性因素造成的港滙觸動每美元兌7.75港元的升浪暫告終,但若再有頻密大型招股活動,不排除再觸發金管局強方兌換價。

霸菱:勿以港滙睇港股

至於滬港通10月通車會否引發新一輪資金流入,馮孝忠謂暫難預測,要視乎A、H股差價及股市走勢,儘管有意見認為,近期港元強勢與資金率先流入A50中國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有關,「即使有,亦屬少量」。
對於港滙昨日一度回軟,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認為,市場對息口預期改變,考慮到美國或提前加息,不排除有銀行「趁港元強勢先沽部份港元」。他續指,美國提前加息因素未完全於港滙反映,意味港滙或會逐步轉弱。
霸菱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亦指出,未見資金湧入股市及樓市,他更警告,單以港滙強弱判斷股市並不恰當,因本港無資本管制,而且全球資金氾濫,現時資金進出速度高,因資金湧港而買港股非常危險。他續表示,近月中國及新興市場股市見小量資金流入,相信不少歐美資金對包括香港在內亞洲市場有更大興趣。
繼花旗稱市場憂慮政局不穩而囤積資金,導致港滙短期偏強,美銀美林昨亦發表報告指,即使新股發行量驟降及H股公司派息潮因素淡化,銀行亦會囤積現金,以防一旦佔中影響業務運作,相信當政局明朗化,港元需求才得以紓緩。綜合財資市場人士分析,佔中因素引發銀行瘋搶港元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