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務改善 走出谷底

I.T業務改善 走出谷底

【本報訊】 I.T(999)公佈今年首季營運數據,大部份數據皆有改善。首季香港同店銷售增長為2.2%,去年全年則為下跌4%;中國則錄得4.5%,去年為8%;日本增長為20.2%。首季度毛利率亦按年上升1.6個百分點至62.4%,亦較去年全年59.9%為高,主要是由於減價折扣活動減少。
I.T主要營運市場中,日本市場毛利率最高,與上年度首季比較,按年升3.4個百分點至75.3%;中國毛利率上升3.6個百分點至60.1%,香港毛利率則收窄0.1個百分點至61.4%。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認為,「I.T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短線都應該值得看好,但其存貨問題仍是一大隱憂。」
公司亦指出,宏觀經濟環境仍然甚具挑戰,儘管銷售額和毛利有所增長,然而集團之整體表現仍受到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如租金及員工成本)、Galeries Lafayette(合營企業)在營運初期的經營虧損、以及因近期人民幣貶值的滙率損失之嚴重影響,這些因素對集團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存貨問題未見惡化

至於備受關注的存貨問題,公司指,於5月底的存貨周轉日數錄得較去年同期為低水平,反映存貨問題未有惡化迹象,去年存貨周轉日數為157天。鄧聲興指出,I.T的股價已上升一段時間,即市場都相信公司業務正在轉勢,短線仍有上升空間。不過,公司之前並未就其存貨進行減值,這對公司前景仍屬一大隱憂。截至今年2月28日,公司存貨錄得11.17億元,按年減少7.6%。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指,公司是否回復正軌仍是未知之數。他認為,數據改善某程度上可能因去年比較基數較低,服裝生意最重要是貨品款式是否受市場歡迎,同行思捷(330)及佐丹奴(709)業績表現都不理想。不過,他預計,I.T股價短期都有機會造好,但中長線前景仍不容樂觀,始終零售市道不太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