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解密:  自我催眠不二之法(二)

睡眠解密: 
自我催眠不二之法(二)

有些朋友反映,無法感受到一個自在及寫意的空間,他們常會說「即使在做身體放鬆,但身體沒有特別的感覺」、「聽着錄音帶領下,想像不到內容所說的沙灘、海邊,甚至是森林等,我腦海只是漆黑一片,沒有任何影像」、「聽一些大自然聲音,例如鳥語、水聲等,本是輕鬆的聲音,但越聽越煩,更使我聯想到失眠夜裏,清晨時分的雀鳥聲」。不是放鬆方法不奏效,而是他們選擇了一個對自己而言較難的導入方法。
教導自我催眠的臨床經驗發現,每人都有自己的導入方法,尋找到合適的導入方法,放鬆助眠就能事半功陪。導入(Induction)是指催眠治療師引導當事人進入催眠意境的技巧,如放在自我催眠上,是指運用「較敏銳的感觀」帶領自己進入催眠狀態,人類的五官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這些感官用來接收及處理外界訊息,然而每一個人都會對一至兩個感官比較敏銳。
有時候要讓自己經驗不同的導入方法,才會找到敏銳的感官。例如聽覺敏銳者,聽到鳥雨叢林的聲音,便會連繫到置身叢林那份渺無人煙的感覺,從而帶動到自己放鬆。觸覺敏銳者,當只集中於每一下呼氣,可將整個身體放軟於床上的感覺,或感受隨身體舒服的感受,再將這些感受帶到全身。視覺敏銳者,可想像自己喜歡的地方或畫面,讓自己投入於這個影像中,感受畫面的輕鬆感覺。
找到合適的導入方法,再運用上期提及過程中必要的「輕鬆」和「緩慢」,同時由自己感覺帶動,再加下期將要分享的「自我提示」,就可開始掌握自我催眠的不二之法。
撰文: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社工暨催眠治療師黎詠雅
網頁: http://www.hkwellness.org
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