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大規模重組內閣,一口氣撤換13名內閣大臣及次官,讓更多女性和年輕臉孔入閣,迎接明年大選,其中對歐強硬的夏文達(Phillip Hammond),取代夏偉林(William Hague)出任外相,令新內閣疑歐色彩大增,在野工黨形容這次改組是對「溫和派大屠殺」和準備撤出歐盟。
英國報章昨天(周二)以「內閣血腥大清洗」、「西裝男人大宰殺」等字眼,來形容這次內閣大換血,指不但規模比預期大,多名大臣更被無情辭退,連主動辭職保尊嚴的機會也奪走,其中以夏偉林辭任外相最叫人意外。
新內閣疑歐色彩大增
卡梅倫昨天宣佈國防大臣夏文達轉任外相前,夏偉林前晚率先宣佈辭任外相,將調任份量輕得多的下議院議長。夏偉林早已表明明年大選將不再角逐國會議員,但外界一直預期他會留任外相。卡梅倫擺出好頭好尾姿態,高度讚揚夏偉林,稱夏偉林仍是他的「實質政治副手」,明年大選競選將會倚重他。
夏文達曾明言英國如不能從歐盟取回權力,就會支持脫離歐盟,分析認為讓他出任外相,向歐盟表明了英國立場。代替夏文達出任國防大臣的法倫(Michael Fallon),亦是另一個疑歐派。卡梅倫提名的歐洲專員希爾(Jonathan Hill),也支持改革反歐盟集權。保守派內資深親歐派祁淦禮(Kenneth Clarke),卻跟內閣日益格格不入,宣佈辭去不管部國務大臣一職。
其他令人側目的變動,包括屬改革派的能源與氣候轉變國務大臣巴克(Gregory Barker)丟官,但另一方面,保守黨內右派大將、環境大臣彭德森(Owen Paterson)被辭退,另一右派大將高文浩(Michael Gove)由教育大臣「降職」成下議院黨鞭,兩人原職分別由特拉斯(Liz Truss)和莫嘉妮(Nicky Morgan)出任,顯示卡梅倫提拔多名女閣員之餘,想在黨內搞平衡。
增女閣員吸引女選民
保守黨現時民望落後工黨3至7個百分點,分析認為卡梅倫在這次改組增加女閣員,是想加強對女選民的吸引力,同時加強疑歐色彩,回應反歐盟的英國獨立黨近年冒起的壓力,但有保守黨議員稱擔心改組「令政府不夠中年白人男人」。
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