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阿根廷是靠個別球員的能力領軍殺入世界盃決賽,德國則是靠長遠發展計劃,並在過程中經歷挫敗及累積經驗,終在周日稱霸世界。
縱使過去從未有歐洲球隊在美洲舉行的世盃決賽周捧盃,但德國以表現克服種種困難。除了4強狂數巴西的世紀勝仗外,德國的晉級過程其實並不搶眼,勝在整體及平穩,球員落場始終嚴格執行教練路維的戰術作賽,自然不會做出多餘動作。
決賽對阿根廷,就算形勢佔上風,球員的防守紀律仍執行得極之徹底,整個上半場逼得阿根廷無法有效組織攻勢,無計可施下惟有踢長波上前;阿根廷教練沙比拿下半場換入阿古路後,前線的控球及組織略為改善,但真正埋門機會其實不多。
過去8年來,德國多次在大賽與冠軍擦身而過,惟全隊能夠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及教訓,加上不斷有高質球員接班,今次能夠奪冠,很大程度上是因球隊整體實力確實勝過阿根廷。
隨着德國第4次奪取冠軍,長達1個月的巴西世界盃亦畫上句號。由於賽前有不少負面消息,如主辦球場到賽前數天仍未就緒,賽事期間亦示威不斷,令各界擔心巴西能否辦好今次決賽周。筆者在決賽周初期到過當地為《蘋果》讀者採訪,了解過後感覺整體上已經做得不錯,球迷最擔心的治安問題亦沒有預期般嚴重,就算主隊無力闖決賽,但今屆仍算得上是成功的世界盃決賽周。文:鄭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