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商:世界盃大贏家 - 劉民輝

運動營商:世界盃大贏家 - 劉民輝

巴西世界盃曲終人散,讓我們看看誰是真正大贏家。德國捧走自東、西德統一後的首座世界盃,無疑將全面帶動當地的零售業及經濟。曾有研究指出,國民的喜悅會轉化成慷慨消費,並增添他們對執政黨和政府的好感。總理默克爾是忠實球迷,她親到決賽現場為德國隊打氣,被喻為德國隊的「第十二人」,為她再競逐連任總理加添不少籌碼。
球迷和球員今屆透過社交網絡,例如Instagram、facebook,在比賽期間發放訊息和發表意見的狂熱,實是前所未見,令我有點驚訝。我深信社交媒體和足球的結合屬必然趨勢,睇波不需再集中一個地點,一路睇一路上facebook,將成為球迷的規範。廣告商和市場推廣要員未來欲吸引球迷注目,不得不重新思考宣傳策略。
部份南美及拉丁美洲球員在今屆世界盃的表現,為全球球迷帶來驚喜,像哥斯達黎加中堅甘保亞和墨西哥門神奧祖亞,均讓粉絲和球評家深刻印象。我相信不少歐洲大球會班主已對他們虎視眈眈,打算開出優厚條件招攬。
香港政府和馬會是今屆世界盃的主要得益者。本港警方在世界盃期間共撿獲3.5億元外圍波纜,投注人士焗住向馬會落注,無疑大幅提升馬會的足球博彩收入,政府庫房也受益。
巴西政府當然也是大贏家。在世界盃揭幕前,各方均憂慮賽事的保安問題。巴西民眾賽前大多反對政府好大喜功,過度花費公帑去主辦這項足球盛事,認為應把這筆公帑用於改善國內教育和社福制度,故對巴西政府和國際足協充滿敵意。雖然巴西國家隊災難性地被德國和荷蘭蹂躪,但無引發暴亂。
事實上,他們成功主辦這項體壇盛事,為國民帶來自信和團結。雖然巴西國家隊需要大換血,惟今次成功舉辦世界盃,為他們往後主辦國際體育活動注下強心針。就讓我們放眼看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能否辦得更成功。

劉民輝
數碼通創新服務策劃總監
http://www.twitter.com/chrismf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