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譯名界經過漫長的乾旱季,地平線終於出現了肥潤多汁的《凡事哈》,左右逢源既意譯也音譯,簡直是沙漠中的綠洲。那個名叫Frances Ha的女主角,以蒸生瓜的身段在法國新浪潮餘暉中零零碎碎體驗生活,的確有種聳聳肩笑傲江湖的姿態,半途漏掉Frances的s,就像搭地鐵跌了一隻手套,不但無傷大雅,而且為名字主人爽朗的性格增添色彩。有些人真是天生好運,此片導演諾亞鮑伯之前有部作品香港叫《諗多咗先生》,也是翻譯界上乘佳作,不過他的姓氏卻有點尷尬──縱使毋須隱瞞嗜女色的異性戀者身份,也不必天天提醒大家他乃「愛好鮑魚的阿伯」吧?
教人惋惜的是《我就嚟是歌手》,意念有趣取向正確,但純正廣東口語應該是「係」而不是「是」呀,唸出來不倫不類,功虧一簣事小,最慘是缺乏口傳口的魅力。再研究一下,「歌手」也不盡妥貼,原名《20 Feet to Stardom》,相差二十呎的星星境界非常重要,恐怕《我就嚟係歌星》才能捕捉到熠熠的glamour。然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較諸那些亂玩食字的譯名,它算有紋有路的,你可以想像《春光乍網》這種左看右看都不通的九流貨色,會在華人地頭獻世嗎?我個人最痛恨的則是《今.猛.夜》,肉麻當有趣之外,還間接慫恿新生代口齒不清的惡習,「今晚夜」變成「今猛夜」,該煨啊。同一系列的《老而嚟癲》倒可以接受,一來將「彌堅」轉化為「嚟癲」是諧音不是懶音,二來和劇情也吻合;至於幽默幽錯隔籬的《皮下之慌》,我們就本着凡事哈精神放它一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