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首輪諮詢報告今日出爐,特首梁振英也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加料」報告。但在中共高層權鬥硬碰硬之際,香港政改已經無彎轉,指望梁振英的報告納入公民提名,指望全國人大常委會下月定出香港特首普選原則時接納公民提名,都無異於癡人說夢。
香港要實現特首的真普選,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即需要北京、香港都有寬鬆的政治環境,需要中共領導層權力穩定以維持自信,需要港府聽取、吸納民意。但是,中共高層的權鬥自2011年籌備換屆開始,迄今並無消停迹象,反而越演越烈,梁振英與唐英年2012年競選特首時的泥漿戰,只不過揭開了中共政壇烏煙瘴氣的一角。
近日中共反貪高潮迭起,先有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徐才厚被開除黨籍、移交法辦,再有傳聞指全國政協前主席賈慶林、中央軍委前副主席郭伯雄涉嫌貪腐正接受調查,昨日又有最高檢察院宣佈對三個中共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包括國資委前主任蔣潔敏、公安部前副部長李東生、中石油前副總理王永春涉嫌受賄罪進行立案偵查。
轟轟烈烈的反貪打老虎行動,貌似體現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強勢和領袖地位的穩固。但是,中共不同派系、不同權貴家族頻陷貪腐醜聞,不只凸顯貪腐的制度性、集體性,也令人質疑習近平四面樹敵是否正走向四面楚歌,在被逼宮之際是否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香港政策更是中共內政的延伸。中共歷史上一向是權鬥越熾熱,內政外交就越強硬,政治取態越左傾。香港此時要爭取真普選,是難上加難。況且,中共的權鬥政治顯然不是香港「政改三人組」林鄭月娥、袁國強、譚志源所能理解,更不可能借勢為香港爭取利益,反而被耍得團團轉,在推銷北大人指示時,一時表達為有商有量,一時表達為一錘定音。
「一國兩制」白皮書的發佈,成為6.22公投及7.1大遊行的最大助力。但面對近80萬人公投、51萬人大遊行要求真普選,中共仍無動於衷,不能正視香港的民意,一方面是僵化、獨裁的制度使然,另一方面則是權鬥的需要,沒人願意承擔改變香港政策的責任,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只會催生更多更激進的抗爭。
事至如今,諮詢報告是否包含公民提名已沒有實質意義,這只不過是寫給香港人和國際媒體看看而已。梁振英向北京提交的報告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雖還會擺出吸納民意的姿態,以期回應香港市民及國際輿論的質疑,但不會改變否決公民提名的決心。本港親共報章一再公開呼喚愛國愛港陣營做好打大仗、打惡仗和連續作戰的準備,顯示中共即使面對一波接一波的佔中行動,也不會放緩收回香港話語權、管治權的行動。
中共一意孤行,令2017年普選特首的前景越發黯淡無光,令港人越來越感到無奈、無力。但是,港人一旦因感無奈、無力,從而無心再去抗爭、再去參與政治,只會令香港核心價值加速淪喪,令中共權貴家族加快瓜分香港利益的步伐。香港人捍衞家園、捍衞核心價值的成效,取決於抗爭和參與的廣泛程度、持續程度、激烈程度。可怕的不是失去2017年普選的機會,而是失去爭取真普選的勇氣和智慧。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