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們年輕(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因為你們年輕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每年這一天,臉上仍然青澀的考生都會成為新聞焦點,尤其是成績最好的狀元們,被記者圍着,問對個人前途的考量,問對社會大事的看法。
你們都是優秀的。雖說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切,但畢竟要勝出公開試這場遊戲,除了先天的才智、後天的努力,還要一定的生活紀律。但總覺得,可能是香港這個社會的緣故,令你們太早變得很「務實」、很「規矩」。
例如,喜歡吃東西,愛上寫食評,但明白「食好嘢要畀錢」,所以盤算即使將來要做美食家或食評家,也要先找份「正當的職業」,確保收入來源。例如,有記者問佔中看法,一時不知如何回應,請示學校職員,結果言語溝通誤會之間,答案變成「呢條問題我哋學校唔係太准答」。
你們這樣的反應沒有錯,因為你們年輕。但因為你們年輕,其實你們可以更敢於說話、敢於夢想,而毋須像成年人那樣小心翼翼,害怕犯錯,害怕冒險。
因為你們年輕。
喬布斯那篇著名的演講,說「求知若饑,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不要被教條所局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你可能會問,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就可以成為甚麼樣的人嗎?不用考慮現實的局限嗎?難道想改變世界、拯救地球也可以嗎?
可以的,真有這樣的一些人。不只喬布斯,美國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創辦Paypal系統、研發Telsa電動車、經營太陽能設備,還成立SpaceX,一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希望開發更快速、更便宜、更安全的火箭。
從商業角度,他做的絕對是極度高風險、回報難預測的生意,現實中他也經歷過慘敗。營運Space X時,他一度陷入財政危機,要向銀行和朋友借錢來繼續夢想,但他依然說:「如果某件事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即使全世界都不站在你這一方,你依然得堅持下去。」「失敗在這裏,是一個選項。如果凡事順利成功,那很可能表示創新不足。」
是的,不是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天賦,也不見得很多人要以思考人類未來為興趣、以探索宇宙為夢想。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應該敢於夢想。如果你說,香港這個社會,沒有這種土壤。我同意。但至少試圖改變它吧。
因為你們年輕。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