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差價 縮至八年最窄大折讓H股漲 散戶跟風炒賣

AH股差價 縮至八年最窄
大折讓H股漲 散戶跟風炒賣

【本報訊】滬港通臨近,造就賣殼及A、H股折讓收窄概念喪炒,恒生AH股溢價指數昨收報90.83,一度低見89.93,創八年新低,反映A股與H股差價越來越小。基金經理坦言,資金專揀細價概念股炒作,大價股乏人問津,令外資大戶面對困局,短線跟炒隨時白做甚至輸凸,寧選擇性買入坐長些更具勝算。
記者:李嘉麟

港元持續強勢,金管局昨日再向市場注入19.38億港元,令明日銀行體系總結餘進一步增加至2,029.22億港元。
恒指昨日升113點(0.49%),收報23346點,主板成交477億元。大價股已非港股焦點,反而大折讓H股鑊氣十足,較A股折讓超過四成的H股,成為資金昨日喪炒目標,浙江世寶(1057)、山東墨龍(568)及新華製藥(719)均有逾一成進賬。若由6月起計,個半月內浙江世寶股價已累積升1.45倍,但仍較A股折讓六成。
滬港通亦間接令內地公司藉借殼來港上市或擴展業務意欲大增,殼股有價有市,股份擬似賣殼即有資金跟進,成近期投資主題之一,聖馬丁(482)昨飆近五成,是升幅最大正股,該公司收市後公佈多名潛在投資者欲認購旗下非全資附屬公司股份。

港股後市料趨兩極化

控股權已易手深圳光啟的英發國際(439)昨急升18%,短短一個月爆升5倍。業界人士提醒,這類股份升得快亦可跌得急,轉身稍慢隨時損手。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大市交投差,加上沒有大價股可讓資金大注坐貨,外資大戶明顯收歛,現市況甚具「塘水滾塘魚」味道,對基金來說「難炒兼無癮」。
他續稱,炒AH股折讓已炒至江銅(358)及中鋁(2600)等重磅及折讓較小股份,預期港股後市會趨兩極化,故旗下基金長倉方面會選擇性買入股份「坐遠啲」,如港交所(388)、社交媒體股如騰訊(700)及facebook等,另一邊廂則持有內險、安徽海螺(914)及九倉(004)等淡倉。
本周有多項消息足以左右大市去向,包括預計今日公佈的央企四項改革首批名單,每項改革試點分別會有兩家企業,其中中建材(3323)將作為第一批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之一,市傳中糧系亦是改革試點範圍,華潤系則未入局。此外,內地明日公佈最新GDP等經濟數據,數據好壞將直接觸動市場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