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范倡提委會改用評分制

羅范倡提委會改用評分制

【本報訊】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昨建議提名委員會委員改以「評分制」取代投票,提委會可對參選人按港人及中央接受程度、政績、行政管理經驗等逐一評分,最高分某幾位候選人入閘。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有關方法把選特首變成「選港姐」,「將篩選變得好似好有準則,但其實來來去去都係嗰班中央傀儡,幫中央篩選」。
羅范椒芬接受《明報》訪問透露,提委會成員按不同項目為參選者逐一評分,將總分最高的三或五個人成為正式候選人,再讓市民投票,認為此舉可避過取得過半數或以上提委會委員投票支持才可「入閘」的爭議。對於提委會組成,羅太建議加入400多名民選區議員,任何人取得八分之一提委會提名,才能成為參選人,由提委會展開提名程序。

議員斥如中共「選港姐」

報道指羅太曾就方案向民主黨派摸底,該黨視評分制為「篩選」;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昨指未聽聞過羅太的方案,「直覺已不能接受」其評分制方案:「我選咗咁多年議員,都未聽過選舉可以評分,好奇怪,唔可以接受。」
工黨李卓人指評分制猶如「選港姐」,而負責評分的「評判」仍是中共的傀儡;或與中央關係友好,指羅太的建議只是想把篩選變得有準則,實際上仍是篩選:「成個問題在於提委會的先天組成,大部份委員都係中共嘅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