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即將推出的第四批100億元通脹掛鈎債券(iBond),據悉,發行詳情將於本周五(7月18日)新聞發佈會上公佈,此乃今年首批面向公眾發售的港元零售債,預計發售日期為本月23日至31日,下月中在港交所(388)掛牌上市,預料每名合格申請者,將獲分配最少每人一手債券(不計手續費為1萬元)。
有關iBond發行的最終安排,尚有待當局公佈為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回應,政府正加緊進行新一批iBond的發行準備工作,並會適時公佈有關發行詳情。
銀行券商紛推優惠
多間銀行及券商,均已搶先推出豁免收費及免息孖展等優惠,財富管理界人士認為,按近年認購經驗,由於iBond息率吸引風險偏低,對「食息一族」極為吸引,故反應肯定熱烈,亦因此預計每人獲分派債券數量,將會有限,加上同名重覆申請不獲受理,建議散戶若考慮借貸孖展大額認購時,要平衡成本考慮。
iBond除了首年發行時,申購44手債券及以下人士,「意外地」均獲全數配發外(最多獲分派45手),過去兩年,申請人只獲最多分派4手及2手債。
因iBond含息率補貼成份,紓緩市民通脹壓力,故分派上亦會採取盡量讓更多公眾參與的機制,通常每名申請人最少先獲分配一手,再如此類推,直至餘額數目不足全數分配時,才再抽籤決定。
翻查紀錄,過去的iBond平均回報全數逾4厘,2011年的首批iBond(4208)、翌年的第二批iBond(4214)及第三批iBond(4218),持貨至今平均回報分別為4.62、4.02及4.42厘,上周收市價分別為100.05元、102.9元及10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