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街市40℃熱死魚 商販爭取裝冷氣多年無果

大圍街市40℃熱死魚 
商販爭取裝冷氣多年無果

【本報訊】炎夏降臨,有近30年歷史的大圍街市,商販多年來一直向食環署爭取安裝冷氣,但署方卻採取「拖字訣」。商販指酷熱天氣下,室內氣溫最高達40℃。有魚檔老闆熱到日換五套衫;凍肉店即使有雪櫃,仍須額外購買冰塊,防止食物變壞;海鮮檔鮮魚更加抵受不住酷熱天氣「熱到反肚」。街市唯一有冷氣的地方,是食環署辦事處。
記者:譚靜雯

經營凍肉生意的藍先生指「街市太熱,肥牛喺雪櫃攞出嚟擺一陣就會變晒色」。王子俊攝

大圍街市1985年啟用,上月底剛完成天花維修工程,但並不包括安裝冷氣。街市互助委員會副主席香松穩稱,多年來一直要求食環署加裝冷氣,「呢度就好似蒸籠,好難頂」。他又稱,維修工程後室內氣溫更高,最高達38至40℃,人流及生意最少急跌一半,甚至有商販焗到病。

與有冷氣街市相差10℃

魚檔老闆萬先生直言街市炎熱翳焗,猶如置身桑拿,就算在檔位內加裝風扇,「吹出來嘅風都係熱」,須日換五套衫。售賣淡水魚盧太情況更嚴重,鮮魚熱到反肚,「買返來都識游水,街市太熱啲魚一日要換7次水,有冷氣就唔使咁」。
經營凍肉生意的藍先生主要售賣肥牛、雞翼等,「街市太熱,肥牛係雪櫃攞出嚟擺一陣就會變晒色,雞腳都係,放咗一陣變咗黑色,惟有自己食啦,如果街市有冷氣唔會咁樣」。同樣售賣凍肉黃先生指街市溫度高,出汗太多,有時會感到頭暈,又擔心令食物變壞,「凍肉係有雪櫃,但要另外攞啲冰墊底,每個月要用多2,000蚊」。

街市炎熱翳焗,魚檔老闆日換五套衫,檔位內掛滿濕透的毛巾及衣服。

售賣淡水魚的盧太指鮮魚熱到反肚。

食環署負責管理全港76個街市,當中只有32個街市有安裝冷氣。記者上周曾到部份食環署轄下街市量度室溫,即使視察當日不時下大雨,但無安裝冷氣的大圍街市室溫仍高達36.2℃。至於其餘有冷氣的街市,室溫就介乎24至26℃不等,與無冷氣街市溫度相差達10℃。家庭醫生鄭志文稱,若環境溫度較體溫還高,散熱機制就會失效,中暑機會大增,會出現心跳加速、脫水、頭暈等症狀。

將邀高永文親身感受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上周到街市與商販開會,直指街市環境惡劣,最荒謬是,街市唯一有冷氣的地方是食環署辦事處,「佢嗰辦事處咁多年來涼浸浸,商販同買餸街坊就要抵受酷熱嘅天氣」。他不滿署方採取「拖字訣」,將邀請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到街市親身感受熱力。
食環署回應,早期興建的街市設計不包括安裝冷氣,未預留配套設施加裝冷氣,加裝冷氣工程範圍廣泛須取得大部份檔戶同意及支付冷氣費,才會考慮。署方又指政府已聘請顧問研究改善公眾街市的營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