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個半月,好多汽車股炒到起飛,坊間最常見嘅「分析」係國產車銷情理想,而廣汽集團(2238)私家車於電影《變形金剛4》入面亮相,引證國產車質素大升,進軍美國市場指日可待云云。
細心留意《變4》的觀眾會發現,李冰冰駕駛的廣汽新款「傳祺」私家車(都幾難認得出),公路上鍊贏林寶堅尼,認真巴閉。可惜,戲入面那麼多輛強國代表,竟然無一部識得變身做變形金剛,究竟是廣汽「科水」不足,抑或美帝嫌國產車low-tech,實在無從稽考。
中國汽車業經常將「加大研發力度」掛在口邊,但筆者翻查六間本地上市的內地車企年報,發現車廠於研發上的開支(R&D expenditure),遠遠低過歐美對手。以寶馬為例,上年R&D投資47.9億歐元(約420億人民幣),佔銷售額6.3%;福士投資101億歐元(約852億元人民幣),佔銷售額5.8%。
終日幻想「超英趕美」的強國車,東風(489)去年投資16.3億元人民幣研發,佔銷售額4.4%,已經榮登「最揼本」的中國汽車公司。總裁王傳福口口聲聲話「分分鐘」可造出Tesla的比亞迪(1211),研發開支唔夠13億人仔,佔銷售比例得2.6%,股神兼股東的畢菲特肯定不滿意。華晨(1114)最孤寒,一年研發開支370萬元人民幣,嵐山劏房都未必買得起。
全球汽車生產商多如繁星,除非技術、質素明顯升呢,實在睇唔到國產車有何優勢。如果有一日,屋企牆上掛了張「美女跑車圖」,見到的並非法拉利、保時捷Maserati,而是吉利(175)、奇瑞或長城汽車,我想柯柏文始不介意由東風拖頭變出來。
凌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