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場:不願做球員的人們 - 阿迪尼斯

佔領中場:不願做球員的人們 - 阿迪尼斯

《環球時報》的環球網以「國恥日」大字標題報道巴西的世紀慘敗,如果在世界盃大敗是國恥的話,那麼歷來只曾一次僥倖晉身決賽周而且以三零部隊姿態出局的中國,算不算是無盡的國殤?CNN與《時代》雜誌最近都有探討強國足球夢為何百年未圓,都找不出很有說服力的解釋。
曾任職世銀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者Giovanna Maria Dora Dore最近發表一項世界盃與民主關係研究,發現歷來晉身世界盃決賽周的國家隊,自由得分平均為2(1分最自由,7分最極權)。在上屆世界盃,民主國家贏波比非民主國家多。研究沒有包括今屆世盃的結果,從俄羅斯與伊朗的戰績來看,分析不無道理。
中國歷來僅於2002年日韓世界盃晉身過決賽周,全因當年亞洲多獲一席名額,結果三戰皆北未入一球。Giovanna指出,如同其他非民主國一樣,中國推動競技運動的資金操控在政府手裏,獨裁政權寧願投放較多資源在相對小眾的運動項目,因為足球需要大量投資,如果要在奧運會上多拿獎牌以贏取國威與民心,足球經濟效益一定遠低於乒乓球、體操、跳水等個人項目。
至於足球運動可加強國民團結,消除宗教、種族分歧等作用,相信未必在一黨專政者考慮之列。最後是社會因素,中國人愛賭波,卻不願見下一代參與足運。CNN引述在中國搞足運的外籍人士指,游說中國家長讓孩子踢波很難,因中國長期擺脫不了假球陋習。
文:阿迪尼斯

【依波Live】即睇直播: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match/live
http://bit.ly/E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