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品例實施一年 各類投訴 4,471宗正露丸仿冒品 喇叭變色士風

新商品例實施一年 各類投訴 4,471宗
正露丸仿冒品 喇叭變色士風

【本報訊】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自去年7月19日實施,截至今年6月19日為止,海關接獲4,471宗投訴,近千宗屬可追查個案,被投訴最多的貨品及服務分別是食品及旅遊業。海關至今只提出28宗檢控,其中18宗被法庭定罪。海關成立的特別職務隊,調查不良銷售個案,包括以類近包裝的仿冒真品成藥,例如有商人以「JAZZ BRAND」品牌及包裝仿冒喇叭牌正露丸等。
記者:謝明明

截至今年6月19日為止,海關接獲4,471宗涉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投訴,貨品及服務分別有3,316宗及1,155宗,其中被投訴最多的貨品及服務分別是食品及旅遊業(見表),可追查個案有999宗。海關消費保障科首席貿易管制主任林寶全表示,在可追查的個案中,近7成涉貨品有689宗,其餘3成涉服務,有310宗。當中以涉作出虛假商品說明的罪行最多。

28宗檢控18宗定罪

截至上月19日,海關提出28宗檢控,其中18宗被法庭定罪,當中一半被指違反虛假商品說明罪,主要涉及貨品成份、產地、價格惠及仿冒貨品等;另有4宗在諮詢律政司法律意見後,不提刑事檢控,接受相關商戶簽署停止有關不良手法的承諾書。
該科總貿易管制主任植順群稱,有美容院誤導性遺漏,東主游說顧客購買美容服務時,無向顧客提及美容院快將結業,並將美容院轉售他人,結果罪名成立,被判罰款4,000元。
提及網購投訴,截至上月19日,海關共接獲318宗涉網購貨品及服務的投訴,其中80宗屬可追查個案,當中39宗已完成調查,其中1宗接受商戶簽承諾書,其餘38宗無違法。至於消委會日前點名涉嫌不良營商的網購平台「寶庫購物網」,海關仍在調查中。

專隊打擊不良銷售

另海關於半年前成立的特別職務隊,專責調查大眾關注的不良銷售個案,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特別職務隊監督廖炳棠表示,該隊主要調查誤導性遺漏個案,例如不良參茸海味店;不良營商手法的藥店,例如以類近包裝的仿冒真品成藥,向顧客訛稱是真品的水貨或同廠其他生產線,誤導顧客購買。
至今調查15宗個案,拘捕22人,當中以不良參茸海味店及藥店為主,只有1宗涉會籍個案。例如有不法商人以「JAZZ BRAND」品牌及色士風圖案仿冒喇叭牌正露丸、以日文字仿冒娥羅納英皮膚軟膏等。
提及日前法庭判被控具威嚇性營業行為的美容院職員無罪,林寶全指,這只是個別個案。但廖炳棠承認針對各種不良營商手法個案,海關需時搜證,以符合法庭的舉證要求,增加海關檢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