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婆牛肉麵」馬上就要關門了。
不知不覺,在九龍城福佬村道上也做了十年,生意一直挺熱鬧的,但十年之間,食材價格的上漲、租金的上漲更熱鬧,前熱鬧抵不過後熱鬧,尤其是租金,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加四成,我家大婆問我怎麼辦?我說不做便是。
這是沒得留戀的事情,也不到你留戀。十年街坊生意,開業時來幫襯的民生中學學生,有的現在大概已經為人父母,這一碗麵,也算做了不短的日子。說起來,當初也不過是朋友問一句玩笑:有個現成的舖子,一應俱全,連牙籤都不用買,換個招牌就是,做不做?結果十天之後就營業了,做到今天。
十年之中,何止人事幾番新,香港的世道人心,也不知翻出了多少新花樣。開一家小麵館,也見盡世面,熟客生客,坐在店堂裏不斷變遷的話題和消費習性,冷眼旁觀,會想起老舍的《茶館》。每當街外有何天翻地覆的大事,大潮在門口湧過,總有些細流,流進小店,被影響的生活,也在筷子挑起麵條的時候呈現。碗裏的滋味依舊,但食客的心情或許都變了。
大婆說,要結業了,你幫着寫一張通告,告訴街坊和熟客,順便也多謝他們十年來的支持。於是我就寫了一篇通告,用紅紙印出來,貼在店外。沒有離愁別緒,真心多謝各位多年來的幫襯,無論吃得滿意不滿意,這緣份,都結在一碗熱麵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