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盡頭接不下去,四目交投,兩人相隔只有一層冷空氣。
羅先生來自廣州,老遠來港當然是為求醫,四期鼻咽癌並早已在國內多次接受電療化療,清楚細閱病歷後惟有坦誠地說:「同意你過往治療,但事到如今實在沒有其他有效治療。」只是病人不肯放棄並堅持要治療,他說:「不管有效無效,醫生你定要給我一試。」經多番商討後最終給他定下個較實驗性的方案。
治療初期成果不大,可幸兩周期後EBV DNA(見註)直線下降,即是說治療已初見成效,病徵亦明顯見改善,病人欣喜之餘醫生亦安慰,只可惜好景不常,新方案藥力四、五個月內已開始消失。
醫生跟病人再次會面商討,這次醫生確找不到任何可行方案便惟有坦白告之。
羅先生鍥而不捨地說:「醫生你定有方法,請給我想想看。」
醫生答:「上次試用方案只是短暫有效,其毒性尚可接受。其餘化療藥物的毒性對你現今狀態實有太大潛在危機,我絕不提議嘗試。」
羅先生仍是那句:「醫生,你定有方法。」
醫生仍是那句:「我真是沒有。」
這便是四目交投空氣凝固的一刻。
接下來羅先生竟說:「醫生,你不用擔心,我付得起錢,你用多貴的標靶藥也沒有問題。」
果然財大氣粗。醫生雖然財少但氣不短,說:「金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若是有用方案不論你有錢無錢也會相告,若然沒有也不會因你有錢而欺騙你。」
病人仍是那句:「醫生你定有醫治鼻咽癌的標靶藥。」
醫生只能再說:「我真的沒有。」
病人寄望醫生施治很合理,醫生用盡方法去幫助病人也合理,當藥石無靈之時醫生坦誠以告更加合理,只可惜不少病人未能接受事實真相,有些會另覓名醫,有些會尋找偏方異藥,亦有人會轉移信念相信非科學性治療。羅先生較特別,他相信醫生暗藏秘方妙藥只會在特別情況使用,故此便以利字當頭希望醫生看錢份上為他施藥。這樣,他確實小看了醫生的職業操守。
醫郎才盡非醫生所想,卻沒有選擇。
註:EBV DNA:Epstein-Barr Virus過濾性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成因,當癌症活躍時,EBV DNA也會提升。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