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暖萬家

惜食暖萬家

【社福絮語】
近兩三年,本港社會出現一種新風氣,就是呼籲市民惜食。「惜」字的意思很淺白,就是愛惜,不要隨便浪費。惜食就是愛惜食物。不少低下階層的市民沒有能力應付一天三頓飯的開支,不時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相當艱苦。
本地「識」食的人很多,但「惜」食更重要,浪費食物除了製造不必要的廚餘污染地球外,也令地球加速暖化,最終受害的也包括自己。不環保更不在話下。
資料顯示,「小寶慈善基金」於2011年成立了「惜食堂」去展開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並自設廚房及車隊,把回收得來的食物重新製成飯餐,派給有需要的貧窮人士。

節省做飯時間 家庭更融洽

據悉「惜食堂」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長者、兒童及智障人士,希望他們藉此得到溫飽外,也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惜食堂除設在西灣河的中央廚房外,去年12月更在深水埗開設另一所,預計首年每天可製500份熟食。深水埗不少退休長者逢星期一至五更可到一所長者中心享用午餐。「惜食堂」亦在傍晚在區內一所小學給學生派飯。
領取飯盒的家庭除了節省開支外,亦節省了做飯時間,而增加了家人溝通的機會,關係也出現良好的變化。相信這些額外「產品」是創辦惜食堂的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惜食堂預備的飯餐所須材料由不同企業捐贈,包括酒店、不同食品公司等,並對回收的食物進行嚴謹的檢測,希望一些年輕受助人日後也透過不同方式回饋社會。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