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選擇 - 鍾尚志

海闊天空︰選擇 - 鍾尚志

上周為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友記修補小腸氣。患者的兒子和友人都問我:「是用微創技術嗎?」
腹腔裏的腸臟,經過腹股溝較薄弱的地方溢出腹腔外,就形成俗稱小腸氣的「疝」。治療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動手術修補。手術相當簡單,把溢出腹外的腹膜(即疝囊)切走,再以縫線或尼龍網加固腹股溝,就大功告成,是最最普遍的外科手術。
微創手術利用窺鏡把體內情況投射到電視屏幕上,再用細長的儀器伸進體內操作,避免了長長的傷口。本來要開腔破膛的手術,只要幾個小孔就能完成,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楚。這種新技術,在九十年代開始盛行,初時用於膽囊切除等較簡單的手術,繼而推廣到其他較複雜的手術。
腹股溝的疝也可以用微創的方法來修補,在腹壁肌肉層之後植入一塊尼龍網,可以把腹股溝牢牢關上。只是傳統手術也只需要一個幾公分的小切口;以三個洞換一個小切口,術後的復元分別不多,微創補疝的優勢就不及要剖腹的手術那麼明顯了。但雙側疝同時要修補,或者以前曾修補過再復發的疝是例外。
傳統疝修補手術在腹股溝操作,不用進入腹腔,誤傷其他臟器的風險極微。反之,微創手術要用二氧化碳注入腹內,在腔內操作,腸臟及重要血管都在手術區內。
在腹內注入二氧化碳會增加腹內的壓力,影響下半身的血液的回流。二氧化碳滲入體內,可引起酸血症。這些在年輕力壯、心肺功能健全的人一般不會引起問題,但在長者就不得不考慮了。
我為我的老友記選用了傳統的方法。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