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屋主Silas是倫敦人,職業做房地產,基本上是個global traveller,倫敦、紐約都有物業,所以每個站的物業各具特色才是重要。
香港這站的新樓樓價六千五百萬,奉送全屋靚裝及廚具,怎樣才能走出標準框框,與其他單位大不同,他找來做室內設計師的朋友Laura Cheung俾意見,最後共識以mid century 風格為主幹,事關基本裝修以木材及金屬為主,而加上mid century即係五、六十年代的懷舊款,應該好夾。很多人愛用最熟口熟面的經典designer chair或傢具,而他則用購自紐約、倫敦的古董傢俬來配襯,凸顯個人風格。
有個近六百呎的客廳,B&B ITALIA茶几亦大如四人飯枱,Laura將計就計,在茶几上擺放不同裝飾,猶如window display每季換主題,「就好似啲衫換季。」今次她先以cabinet of curiosity(珍奇百寶屋)為主,目的是配合屋主經常周遊列國的特性,「十六、十七世紀的人,會將奇珍異物,各處收集的石頭、標本,收藏到自己的櫃子,就好似Silas 將從不同國家買來的珍藏放在家中。」
黑白色的象棋盒、雪茄盒,一組黃銅製的復古放大鏡、漏斗、望遠鏡、玻璃容器,甚至是昆蟲標本,都是cabinet of curiosity中指定物件,而Laura就透過這些擺設的高度、大小、顏色來營造不同層次。
單位中最礙眼的兩條圓柱,Laura放了不同擺設令人轉移視線;既是樓盤賣點,但又不夠實用的流線型大廳,其中一處就放了ottoman,面對一百八十度的落地玻璃,已成了屋主叼雪茄的偏廳。不過坦白講,一人住二千三百呎, 其實再有幾多弧度都無所謂啦。
iPhone版下載: 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 http://goo.gl/xfQS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