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幼兒比賽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幼兒比賽 - 蘇菲

早幾日本港原來舉行了一場「第一屆全港幼稚園通識問答比賽」,又原來,參加這場比賽的幼兒人數多達8,000人,而且年齡只有三至六歲。報章報道,現場有小朋友在搶答時因題目艱深而爆喊,又有人與同學在台上嗌交。唉,這一代的幼兒,生活認真「多姿多采」,各類比賽通街都是,在路上隨便碰到一位四歲小孩,他的履歷表可能已經有四、五張證書了。

校方多不理會參賽獎項

就讓時光倒流三年半,當這些四歲小孩只有半歲大的時候,或者他們已被父母安排參加在商場內舉行的嬰兒爬行大賽。爬着爬着,他們開始人生第一場比賽之後,接下來仍然是一場接一場的比賽。隨便說說現今四歲小孩合資格參加甚麼比賽吧,大路的有朗誦、唱歌、繪畫、鋼琴小提琴等,還有各類的田徑項目、跆拳道、空手道,想不到現在連通識搶答都有了。
我並不反對小孩參加這些比賽,只要父母抱着遊戲心態,不必催迫、不着眼攞獎、又不介意被主辦機構掠水的話,偶爾為之也無妨。但如果一心藉以收集證書獎項來考小一,小心失望而回。一位在小學當主任的朋友曾告訴我,學界早已發現,坊間很多所謂的比賽「水份」甚多,特別是比賽的名稱通常很誇張,他見過一個以「亞太區××比賽」命名的兒童運動比賽,其實只是在新界西某運動場舉行的一日賽事。因此,他們對於這類冠冕堂皇但不知名比賽的獎項,通常不予理會。結果,家長花錢讓孩子參賽,希望增加考獲心儀小學的願望卻落空,整件事只是肥了主辦機構負責人的荷包。精明的父母,對此不可不察。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