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弱兒時,大部份爸爸會把個人興趣和需要拋諸腦後,全部心思和時間放在工作和照顧孩子身上,加上男士不易與人傾訴感受,惟有把壓力埋藏心內,以致遇到挫折時,很容易鑽牛角尖。
想起《一首搖滾上月球》電影中的六名年逾半百的爸爸,他們不辭勞苦照顧頑疾纏身的孩子,還不忘組織樂團在香港和台灣演出,實現自己的夢想。這群快樂騎士能夠與壓力共舞,主要是他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讓自己全情投入鼓樂中,進而發揮助人自助精神。
當快樂騎士並不困難,爸爸首先要重拾或培養自己的興趣,那怕是打電玩也好,讓自己有機會休養生息,應付前面未知的挑戰。有些爸爸告訴我,孩子佔據了滿腦子,無法投入活動或興趣中。培養正面情緒需要時間和技巧,爸爸可嘗試找一些管理情緒的課程如靜觀課程,學習面對不喜歡的情緒。
此外,爸爸還需要建立人際關係,擴展個人支援網絡。他們可參加專為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爸爸而設的自助組織如「爸爸俱樂部」,在那裏爸爸可自在地與同路人談天說地,並通過參與活動認識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起個人支援網絡。
一名新手爸爸第一次出席「爸爸俱樂部」時,說到孩子時突然痛哭起來,把壓抑的情緒毫無保留釋放出來,後來得到社工和其他爸爸的輔導和開解,情緒才安定下來。那位爸爸後來成為俱樂部的中堅分子,可見在育兒路上有同路人攙扶和傾訴是十分重要。
隔周四刊出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