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化訓練提升運動表現,其實早已流行於職業運動員,但近來越吹越烈的智能運動裝置風潮,卻把這項技術變得更大眾化。一系列智能手錶固然大熱,而近來推出的智能籃球,更能記錄各項數據,藉此提升球員表現。經香港甲一球隊福建的猛將劉子禮及張偉康、教練梁國成親身試驗,雖然有感功能未盡完備,但他們稱絕對能夠提升個人戰力。
記者:韓繼聰
攝影:林栢鈞
藍牙 無線傳輸
94Fifty智能籃球外形與一般籃球無異,劉子禮、張偉康試打後的第一感覺是:「球皮的手感很好,跟大牌出品差不多,不過可能內有電子零件,似乎較普通籃球重。」但教練梁國成則說:「重一點其實更具鍛煉效果!」籃球內置九個感應器,以藍牙連接iOS或Android智能裝置,並用無線充電座充電,滿電後能連續操作八小時。配合專用手機應用程式,可以準確記錄各項數據,如力度、球速及旋轉速度等,幫助使用者了解自身特點,從而針對不同需要集中訓練。App除提供多種有關射球和運球的訓練外,亦設置多個挑戰項目,增加趣味。
射球 抓緊角度
劉子禮、張偉康同屬隊中主力射手,於是率先試用智能籃球的射球訓練及挑戰項目。智能籃球可記錄射球時的球速、旋轉和角度,而App就可提供15呎或20呎的定點射球和Catch and Shoot訓練。當中,App建議的射球角度為42°至48°,兩名球員都分別射了約二十球,雖然大都準確命中,但亦偶有失手,結果發現一射中鵠的正好在建議角度範圍內,超過或低過的多數不入。而教練則可按照數據加以指導,讓球員即時修正射球角度從而獲得入球,可見數據絕對能收實效。然而梁國成亦對數據稍有微詞:「射球的角度、球速及旋轉速度固然重要,但若要進一步提升實戰技巧,控制節奏及效率亦是重要一環,若能記錄每球由接球到射球的時間,將會更有幫助。」兩位球員亦說:「射球角度對我們改進射球技巧甚有裨益,但如果能夠同時提供旋轉角度的數據,可有助球員調整手腕動作,增加入球機會。」
控球 鍛煉手感
控球訓練方面,比射球設有更多挑戰選項,例如有單手、雙手、前後及8字插花等,甚至提供雙手同時控球,每項又分力度和速度兩大針對類別。雖然剛才的射球挑戰都難不到兩位射手,但控球卻考起他們。「最高級『Pro』的要求很高,好像背後左右運球,一分鐘要110次,有點難度。」結果劉子禮中途甩手挑戰失敗,而張偉康也是僅僅達標。不過他們三位不約而同表示:「這個拍球訓練對提升個人基本技巧極有幫助,可惜在實戰中更講究運球前進的技巧,還要配合腳步和節奏,而智能籃球就無法提供這類進階練習,如果用作鍛煉手感和運球熟練度則是非常不俗。」
期待 豐富功能
經測試後,無論試玩的球員,還是從旁指導的教練,都認為智能籃球所提供的數據相當準確兼具實際用途,但只適合個人自主訓練,提升基本功。「籃球是團體運動,傳球也是重要一環,若能加入傳球速度和精準度等訓練,相信將會更加全面。」劉子禮和張偉康亦認同:「要是能得知傳球路線、次數、流暢度等資訊,更適合團隊戰術訓練,大大增加實用性。」他們認為智能科技與運動相結合,會是大勢所趨,期待未來有更多輔助產品如球鞋、手帶等一同配合,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數據分析,幫助訓練。
試玩點評
梁國成:
價錢略嫌太貴,若定價為一千元左右,才會考慮作球隊訓練之用。這籃球最好之處就是為球員的個別技術提供清晰明確的鍛煉目標。
Profile
•7號球(圓周29.5吋)
•有效使用範圍30米
•適合室內或室外使用,可以濕水
•配無線充電器、專用便攜袋
•查詢:
http://www.jcshop.com.hk/
http://www.94fifty.com/
【依波Live】即睇直播: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match/live
http://bit.ly/E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