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委任獨立檢討委員會,經過10個月完成調查中文大學心臟科教授余卓文被封刀事件,昨日公佈報告。報告指出,當日威爾斯親王醫院將余封刀決定合理,指余被投訴的11宗手術中,有8宗手術有不同問題,顯示余缺乏經驗及手術技巧,並多次指手術水平不達標。
記者:陳沛冰 嚴敏慧 陳凱迎
報告分析余卓文被投訴的11宗手術中,有3宗不能憑現有資料作結論,有8宗手術有問題,當中3宗問題嚴重,包括一宗是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投訴的醫生及威院曾指,余沒有資格做TAVI,余更曾因此與威院隔空開火。
報告指出,威院心臟科團隊進行10宗TAVI,團隊獲供應商發出證書,但該10宗手術由中大心臟科副教授林逸賢做主刀,余只是副刀。雖然余有資格做TAVI,但在被投訴的TAVI中,余在沒有指導員下做主刀,並採用一種罕有使用的單人操作方法,同時做兩個重要步驟,並非慣常做法。結果顯示手術水平不理想,未有足夠證據顯示他有能力做主刀。
稱余證供可信性存疑
另外一宗通波仔手術病人出現嚴重血管鈣化,雖然余事前曾諮詢另一名有經驗同事,進行旋磨介入治療程序的意見,該同事認為此手術風險大,但余認為自己可做到。結果旋磨刀在病人血管病灶出問題,有專家認為顯示余技術不成熟。另一宗通波仔手術病人血管鈣化,余在血管放入支架未能打開,反增加病人血管栓塞風險。
報告指出余卓文一些態度問題,為人自信,如於2宗手術遇到問題時拒絕同事的協助,6宗手術欠缺詳細手術程序紀錄。委員會認為余在3宗手術的證供可信性存疑,如一宗通波仔手術,他指不記得曾否使用國際甚少使用的Szabo技術,但所有證據顯示他曾使用該技術,結果病人有併發症。余進行另一宗手術七個月後,才在病歷中加入病人手術時出現咳嗽的資料,指因此令到病人有併發症。
至於同時用來指控余卓文通波仔手術成效不達標的稽查報告,獨立檢討委員會認為,該稽查報告有局限性,不能用來評核余的手術。
報告指出,時任威院行政總監馮康在部門主管周振中建議下,及獲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及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同意下,以病人安全為大前提,暫停余的臨床職務屬合理。
報告表示,余只可做簡單的通波仔手術,但複雜手術如TAVI要再接受多次培訓及監督,才能恢復在醫院做該些手術。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指,一周內會與中大商討及跟進報告,包括余在甚麼情況才恢復所有手術。該局指就上述11宗個案,暫未收到病人或家屬投訴。
有份投訴余卓文的現任心導管介入中心主管鄔揚正表示,證實當初他們的投訴是事實,希望余吸取教訓。時任威院行政總監馮康表示,未看完整份報告,暫不作回應。中文大學指會研究報告再跟進建議。
【依波Live】即睇直播: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match/live
http://bit.ly/E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