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創訓練學校 教正宗撲救技術鋼門工場

港首創訓練學校 教正宗撲救技術
鋼門工場

【提升水平】
【本報訊】今屆世界盃踢得出色的,除尼馬、美斯這類前線殺手外,一班門將亦憑左飛右撲神級表現成功上位,多次成為賽事焦點及主角。在香港,門將仍停留在「猜輸做」的地位,鮮有專業訓練,只有少數職業大球隊設立守門員教練,門將難有出頭天。一群熱衷守龍門的前港隊及甲組守門員,今年1月創立首間門將訓練學校,教授正宗撲救技術及知識,希望訓練出更多「港版紐亞」。
記者:龔蕙芝 莫家文

「荷蘭、英格蘭90年代起已有守門員訓練學校,但香港近10年先有大型甲組球會聘請守門員教練,更遑論有學堂專門培訓龍門」。人稱潘Sir的39歲守門員教練潘廣德說,「好似今屆世界盃,德國門將紐亞出迎咁多次救波,睇落乾淨利落,實質需要門將有盤球長驅直進嘅能力,背後同大量針對性操練有莫大關係」。
曾入選香港青年軍的潘Sir,13歲代表香港參加亞少盃、亞青盃,20歲加入甲組球會,兩年後為了生計及技術無突破而退役,轉任足球教練。其間他修讀外國守門員教練課程,曾被甲組球會流浪及太陽飛馬聘用為守門員教練,專職操練門將,去年更一度因球會鬧門將荒而擔任後備守門員。

球會無資源提供訓練

潘Sir指香港球壇20年來,門將只能靠與同位置的隊友互相訓練,直至2000年後始有大球會開始聘用守龍門教練,但香港訓練門將方式始終與外國尚有距離。「現代足球既要體力化,又講求前場壓迫,門將要企出嚟做清道伕或中堅角色,除咗要飛撲、接迎高波,仲要腳下功夫及用波,香港球會冇資源配套提供守門員訓練,所以進步唔到」。
眼見年輕或業餘門將「想學正宗訓練又唔知點去學」,潘Sir今年初夥拍數位前香港代表隊門將及前球會守門員教練,成立亞洲守門員訓練中心,希望讓喜歡當守門員的人士,能夠透過高空接波、開龍門球、飛撲、落地迎球等正統的基本手法及守門員常識,提升自身水平,更希望香港守門員教練能夠普及化。

守龍門接近19年的學員Campos,希望透過正宗訓練令自己有突破。

22歲的學員阿元希望透過有規模操練,令守龍門基本功更紮實。

學員:可減受傷機會

「香港唔係間間球會有守門員教練,冇教練質素自然唔好,本地賽事冇發揮,港產門將又點能夠衝出本港?𠵱家教練係靠吸取國外資訊或直接出外報讀相關課程,再教授科學化或系統性訓練,希望足總將來會提供,教練進步,守門員都會有進步。」潘Sir說。
守龍門超過20年的40餘歲學員Ben,坦言「初初真係猜輸開始做守門員,救到靚波有滿足感而繼續」。然而全靠街場踢波自學,今年初參加培訓班才正式學識正統技術,減低受傷機會,非常實用。32歲學員Campos稱守龍門已近19年,以往踢地區足球隊或校隊並無接觸正規培訓,希望「呢個年紀學咗正宗訓練,仲可以有突破空間」。22歲學員阿元稱喜歡守龍門是因為「有挑戰性,有波到就要有料到」,希望透過有規模操練令基本功更紮實。

【依波Live】即睇直播: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match/live
http://bit.ly/E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