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投資者對環球股市預期審慎,但隨着下半年各個成熟經濟體持續復蘇,特別是歐美復蘇力度正在增強,料將繼續帶動新興市場表現,令市場風險偏好升溫。
美國經濟復蘇踏入第六年,聯儲局持續減少買債,表示對經濟復蘇有信心。多個重要的周期性領域需求積壓,加上企業業績好轉,應可在未來幾季帶動增長。
歐洲方面,整體債務水平趨穩,由於缺乏通脹壓力,央行可繼續放寬銀根,由當局上月初首度推行負利率就可見一斑。歐洲經濟持續呈現周期性改善,應可在下半年推動盈利轉向,或令歐洲投資價值更勝美國。
風險資產受追捧
另一邊廂,雖然日本消費稅上調及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的風險,在某程度上窒礙當地復蘇,但「安倍經濟學」的第一階段已成功扭轉消費者及商界情緒;而政府加快投入財政開支,以及央行推出額外貨幣寬鬆措施,均可抵銷部份負面因素。當然,「安倍經濟學」要長線取得成功,仍須有賴當局順利落實結構性改革以提高潛在產出水平。
相對成熟市場,上半年各新興市場表現則較為參差,某程度是受到美國退市及個別國家的政治及政策影響,但我們卻認為新興市場投資者對退市過份憂慮。展望後市,區內出口將受環球經濟增長帶動而溫和復蘇。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北亞出口往歐美的份額以三個月移動平均計按年錄得正數增長,暗示成熟市場增長動力已蔓延至新興國家。
展望下半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將繼續升溫,因為全球貨幣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應會維持寬鬆,並帶來充裕流動性,有利風險資產表現。
王大智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