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拿香港還是日本祭旗? - 李平

盡論中國:拿香港還是日本祭旗? - 李平

習近平以史上最高規格紀念抗日戰爭爆發77周年,雖獲得馬英九響應,兩岸破天荒同日高調紀念抗戰爆發,但並未成功得到昨日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公開響應,顯示中國的強硬外交姿態難以得到西方國家的默認和支持,要拿日本祭旗殊為不易。

強勢習近平四面出擊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北京近期內政外交有四大動作,盡顯習近平的強勢:一是把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徐才厚開除出黨、移交法辦。二是在香港政改問題上,冷對近80萬人的公投、51萬人的7.1大遊行。三是對日外交步步緊盯、寸步不讓,為對付在拒認歷史舊賬、修憲、擴軍等問題上越走越遠的日本,習不惜不顧北韓臉面,加快同南韓的合作。四是在南海問題上,加快島嶼、油井建設,不理菲律賓、越南抗議。
習近平如此四面出擊,與其獨攬黨政軍大權是相輔相成。如今,他不只是獨攬黨政軍最高職務,還身兼多個中央領導小組的組長,權勢遠勝胡錦濤、江澤民。習近平主政後,屢屢公開引用毛澤東的詩詞、語錄、典故,被外界視為毛粉,但偏偏極左派的毛粉並不認同他,反而繼續支持薄熙來。當局近期嚴打公民運動、憲政派、維權律師,反而能容忍極左毛粉對習近平的批評,顯示習近平所擺出的格局,不只是做毛澤東、鄧小平式的強勢領袖,還有趕鄧超毛之雄心,日本、香港正成為祭旗對象。
對於中日外交,習近平沒有毛澤東的感恩情結(感謝日本幫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對於香港問題,習近平沒有鄧小平的韜光情結(落實一國兩制以維持國際輿論的觀感)。因此,只要在日本、香港問題上,成功修訂毛澤東、鄧小平的政策,已足以令他穩固在黨內和中共歷史上的地位。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