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預科文憑(IB)前日放榜,聖保羅男女中學學生何飛雲以2分之差,當不成狀元,但屬「探花」成績,有資格報讀將來可搵錢學系,但他卻選讀較冷門的音樂系。不過五歲開始學彈鋼琴的他,中二時右手手指公指骨變得凸出,彈琴時易誤觸錯誤琴鍵,只好放棄鋼琴家夢想,改朝作曲家之路進發,冀望可像音樂家貝多芬留下流芳百世的樂曲。
今年全球有13.55萬學生應考IB,當中146人取得滿分45分,比去年少八人。香港狀元人數有14人,比去年少三分一。聖保羅男女中學今年有23名第二屆IB學生應考,七人考獲42分或以上,決定留港讀醫科的胡靄琳是該校首名IB狀元。
英基八人膺狀元
取得43分的何飛雲一直以為「鋼琴係我一生」,但中二時發現右手手指公指骨凸出後,屢醫無效,嚴重影響彈琴,「手指公凸咗出嚟,掂個琴鍵(範圍)會多咗,可能準繩度會低咗」。因此已達演奏級第一級資格的他,只得放棄鋼琴家夢想,「兜兜轉轉不如試吓設計,但都係呃唔到自己,都係去音樂,將來做作曲家」。
何飛雲的成績已達港大音樂系有條件取錄要求,他昨說,父母有着他再思考轉讀較有出路保證的學系,如醫學和法律,但他決不更改。被問及是否一個較浪漫的人,他說:「可能啦,浪漫嘅反義詞係現實……各人有唔同嘅路,我亦都會以我方式,為社會作出貢獻。」
他說要寫出美麗樂曲,為人類留下永恒美感,就如失聰的貝多芬一樣。
另外,英基今年有937名學生考IB,八人獲45分當狀元;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分別有兩名及一名狀元。
調景嶺真道書院陳皓霆也以滿分成為狀元,由於該校採用中小學11年制,他只得16歲。皓霆已獲英國牛津大學取錄,他昨稱會入讀化學系,冀望將來研發出治療愛滋病和癌症的便宜藥物,讓發展中國家的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