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國恒鐵路,或許香港投資者對此名字感到陌生,該公司是內地首家民營鐵路上市公司,同樣是首家失敗的民營鐵路上市公司。該公司遲至上周六,半年結已過才公佈的2013年報,內容完美地譜出中國民營血淚史。除了核數師因財務混亂,無法給予審計意見外,這份長達231頁的年報,有一半篇幅,是羅列公司面臨的各種訴訟和債務糾紛,另外超過三分一位置留為空白,當中包括應收賬、投資現金流、持有投資等需披露陳述。最為點睛的是,在「未來發展的展望」部份,竟將深圳國恒公司的名稱,打成「深圳國恨」,內地股民上周末不愁沒有笑料。
國恒鐵路投資的廣東羅定至廣西岑溪鐵路,是內地唯一的民營鐵路,工程2006動工,但至今通車遙遙無期。公司正面臨除牌,年報將公司名稱寫成「國恨」,可能是手民之誤,但亦流露出股東、小股民那種因錯投民營鐵路的「此恨綿綿無絕期」心情。
民資在內地向來弱勢,在壟斷行業與國企和政府合作,權益可能全無保障。中央希望引入民資,推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但民營鐵路前車可鑑,重蹈覆轍實在「冇眼睇」。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