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百年前的小漁港,到英國遠東的一個殖民地蛻變為國際都會,最後變成中國的一個特區,香港百多年來經歷無數變遷。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推出《拾.年》網上互動平台,讓市民重溫香港百年光影片段,更可自由編排屬於自己的歷史片段,項目主管希望,透過今次全民可以參與的藝術項目,讓市民找回屬於自己的香港精神。
記者:梁德倫
西九管理局今日開始在網上展開《拾.年》錄像音樂活動,與香港電影資料館聯合策劃,將香港過去一百多年珍貴的紀錄片以及本地電影中有關香港城市風貌的片段,編輯成10段4至5分鐘的短片,再由10位音樂家為每段短片作曲譜上樂章,融合城市景觀與歷史記憶,以聲音和影像重新演繹香港各段歷史時刻。
市民可以自行編輯創作
負責項目的西九管理局劇場發展主管劉祺豐指,市民可在《拾.年》互動網上平台創作,將10段短片按喜好重新編排,演繹自己心目中的香港,並儲存在伺服器或分享至facebook。
項目音樂總監許敖山說,音樂家為每個片段創作音樂,是他們對該年代歷史的個人閱讀感受,而市民自行編輯創作,也是另一種參與藝術,「大家都可以講屬於自己嘅故事」。許又指,市民可將每段短片按喜好調整其音樂聲量、次序列等,輯錄成一段最長30分鐘的片段,「大家參與嘅時候,都係同片段嘅音樂家、拍攝者有唔同嘅dialogue(對話)」。
劉祺豐指,香港近幾個月發生很多事,令人感觸良多,亦令人疑問前路該如何走、希望在何處,冀今次項目讓年輕人可認識香港歷史,找出香港精神是甚麼,由藝術推動社會向前走。他又說,香港的未來決定權掌握在港人自己的手中,能夠透過今次項目為港人找回迷失已久的歷史感、香港核心的精神內容等,走向正面正是藝術的社會功能。
榕樹頭辦音樂街舞節目
此外,西九將於本月26日傍晚在油麻地榕樹頭舉行「自由擺」,是香港首個結合現場音樂與街舞的免費戶外節目,有Funk與Neo Soul音樂,更會混合香港獨有的粵語流行曲。
《拾.年》部份錄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