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犀角象牙 被指鼓勵獵殺康文署:珍藏具歷史價值

展出犀角象牙 被指鼓勵獵殺
康文署:珍藏具歷史價值

【本報訊】香港藝術館最近舉辦一項「長青館藏明清瓷、玉、角、竹、畫琺瑯」專題展覽,當中展示了犀牛角及象牙的藝術品。有團體昨日到場抗議,批評展覽向公眾傳遞犀牛角有販賣價值的錯誤訊息。康文署回應稱,這些藝術品有歷史價值,館方有責任保存和展示這些珍貴遺產。
記者:馮子愷

保護野生動物組織「Wild Life Risk」與香港人道教育聯盟十幾人昨早到香港藝術館請願,當中不乏小朋友參與,他們在犀牛的摺紙上寫上抗議字句,並且遞信要求康文署撤走館內的犀牛角和象牙藝術品。

素身犀角杯是其中一件犀角製展品。

象牙八仙為象牙製展品。

團體促藝術館撤走展品

聯盟發言人伍美鳳說,展覽變相鼓勵市民欣賞犀牛角藝術品,間接抬高犀牛角的價值,令黑市交易更蓬勃。她補充,現時漁護署正致力銷毀象牙等政策,認為展覽與政策的保育理念背道而馳。請願人士、港台DJ兼歌手林千豔更直斥:「展覽表面上展示咗一件件美麗嘅藝術品,但其實背後就係一個血腥嘅謀殺。」
團體抗議的「長青館藏明清瓷、玉、角、竹、畫琺瑯」展覽,當中的藝術品包括有在犀角雕上文人靜聽友人彈奏古琴情景的「松下高士圖犀角杯」,以及明代的「象牙八仙」。
康文署發言人回應指,香港藝術館支持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但不認為有關展品涉及鼓勵獵殺和販賣瀕危動物,相關展覽亦符合香港《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及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規定和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專業操守指引。
就有關保育團體的關注,館方表示會研究在不影響展覽的整體策展理念下,適當地在有關展廳加入保護瀕危動物的訊息。
發言人續指,正展示的象牙及犀角展品並非新製成品,而是經歷數百年一直保存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從專業角度來看,館方有責任保存和展示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一如其他頂級的博物館和國立博物館,展出這些文物,旨在弘揚及保存人類文明的瑰寶。

【學界佔中 黃竹坑現場】YouTube重溫:
http://bit.ly/71m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