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嚴 港生毅力最差

管教嚴 港生毅力最差

【本報訊】香港遊樂場協會和中大社工系合作研究,在約2,000名受訪學生中,發現仁慈、公平、勇敢、毅力等品格較美國學生弱,僅達合格水平。學者指本港逾七成父母管教方式未達到「高關懷、低控制」的水平,子女成長品格發展欠佳。
今年4至6月進行「青少年品格培育」研究,訪問2,010名學生,平均年齡14至15歲,透過120條題目了解他們的自制、誠實、仁慈等八項品格,以及父母管教態度。

「愛心」遠遜美國學生

中大社工系教授倪錫欽把香港與美國學生做比較,香港學生在自制、誠實較美國學生得分稍高外,其他方面包括仁慈、社會智慧、公平、愛、勇敢及毅力,較美國學生「輸蝕」。香港學生在仁慈方面最高分,100分中近63分;而毅力最低分,只有55.7分,僅到合格水平。美國年輕人能表現愛心,得分接近70,但香港年輕人只有57分,差別最大。
研究又指,學生年紀越大,品格越差。在仁慈及公平方面,高中生評分較初中生高,在勇敢、毅力、誠實、自制能力、愛及社會智慧方面,高中生評分較初中生低。
學者認為,子女品格與父母關懷及控制方式有關,最好的親子關係為「高關懷、低控制」,研究反映約75%受訪媽媽及約72%爸爸做不到。香港遊樂場協會督導主任蔡錦發建議,父母和子女參加義工服務,有助實踐「高關懷、低控制」的管教方法。
今年24歲的蕭同學,小三時其母由內地移居香港,因管制太多,令她精神受壓。到初中,和父母衝突更多,曾被爸爸掌摑。直到中五和朋友做義工,透過社工幫助,和父母改善溝通方法,並要求父母提供適度自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