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大勢:資金湧入 策略可轉進取

積金大勢:
資金湧入 策略可轉進取

資金上周湧入本港,港滙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要入市承接美元沽盤,消息刺激港股在下半年首個交易日顯著造好。聯儲局主席耶倫重申維持低息環境,加上歐洲及日本繼續放水,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利好短線投資環境,MPF策略可轉趨進取。

中原換馬亞洲股票

中原理財模擬MPF組合上月4,000元新供款於6月30日買入香港股票基金,最新持有4%香港股票基金、48.4%歐洲股票基金、11.9%日本股票基金、35.7%保證基金,累積回報6.6%。中原指出,人行短期中性偏寬鬆的政策使內地銀行順利度過6月底的結算期,並未出現去年的錢荒,但未來數周不排除人行或逐步回收先前投放的流動性。經濟方面,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為51,符合市場預期,除此外新定單指數升至52.8。顯示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和發達國家需求復蘇帶動內地經濟回穩。
儘管內地經濟數據略顯陽春景象,但是股市最近的反彈已經充份反映相關因素。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復蘇推動,升幅難以擴大。反觀亞洲周邊國家在美國暫未加息的情況下,或有較大上升潛力,策略上,今日沽出30%手持的保證組合,轉往亞洲股票基金,月供續買香港股票基金。
東驥模擬MPF組合上月4,000元供款於6月30日買入中華威力基金,最新持有28.3%歐洲股票基金、10.2%亞太股票基金、15.2%日本股票基金、9.2%中華威力基金、7.5%香港股票基金及29.6%健康護理基金,累積回報19.14%,在三專家中繼續領先。東驥指出,現在美國股債皆不斷創下新高,聯儲局主席為保持經濟繼續穩定地增長,不惜拖延加息步伐,即使面對核心通脹達到1.5%,並直逼聯儲局2%加息的門檻,耶倫仍然以保護就業率為重,將來可能引發通脹失控。
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央行現時不斷利用各項政策協助經濟增長穩定下來,IMF提高歐洲2014年經濟增長,從1%提升至1.2%,可惜失業率仍高達11.7%;意大利零售額按年上升2.6%,但年輕人失業率更高達23.5%;德國的6月份商業景氣指數下跌至109.7,預期指數亦低見104.8。美國新屋銷售為6年來新高,5月份按年上升18.6%,美國通脹亦上升。
新加坡通脹上升至2年來新高,5月份按年上升2.75,日本5月份通脹達3.7%,為32年最高,主要受到能源、消費稅等上升之影響。要留意的是,伊拉克事件引致能源價格上升,並成為中短期提早加息之風險。策略上,暫維持現有組合不變,月供續買中華威力基金。

蘋果加注中國股票

蘋果模擬MPF組合上月4,000元新供款買入中國股票基金,最新持有97.1%港元儲蓄基金及2.9%中國股票基金,累積回報11.44%。本報投資組認為,恒指突破23500點水平,升破上半年阻力區頂部,分段重新加倉受惠滬港通的中國股票,本周沽出10%港元基金,轉換至中國股票基金。
強積金報價資料請上《蘋果日報》網站查閱網址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703/18785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