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驗毒助康復計劃」諮詢期內收到2,000多份意見書,逾半不支持,此後重新進行調查,就得出逾九成人支持的結果。禁毒常務委員會戒毒治療及康復小組委員會主席張建良重申不是輸打贏要,又表示希望公眾意識到吸毒並非個人問題,考慮是否侵犯人權的同時要平衡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張建良表示,雖然本港整體吸毒人數下降,但首次接受治療的毒齡中位數,由2008年的1年多升至去年的4.6年,今年初步數字更進一步升至5年。他說,吸毒人士較以往遲接受治療,主要由於毒品的轉型,現時較常見的毒品如冰毒或「K仔」,斷癮徵狀較吸食海洛英少,家人無迹可尋,要到吸毒人士被捕或身體出現問題才被發現。
憂對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對於諮詢期內曾收到關注計劃會否侵犯人權的意見,張建良表示希望公眾意識到吸毒非個人問題,計劃要同時平衡吸毒人士對社會的危害。他引述醫管局數字,三成吸毒青年需要領取綜援及傷殘金,在過去三至五年間,吸毒人士使用深切治療部的數字倍升,擔心隱蔽吸毒者會對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負擔。他重申,諮詢完結再做調查並非輸打贏要,意見書主要是用作收集建議,而調查是用作收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