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突然開腔(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彭定康突然開腔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自香港主權由英國移交給中國以來,在任期間與中國針鋒相對的末任總督彭定康,一直避免批評港事。一方面在光榮撤退方針下,公開批評中國治港政策有問題,等於承認撤退不光榮,因此不單英國聯邦及外交事務部每半年向國會提交的香港報告極盡抹脂塗粉之能事,彭定康亦不會談香港事務。另一方面,英國與歐盟關係一直不順暢,維持與中國良好經貿關係有助提高英國與歐盟談判籌碼。
但七一遊行後,彭定康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就白皮書中關於司法獨立的部份向北京開火,這非尋常訊號。彭定康雖然因擔任BBC Trust主席一職,為表政治中立,而不再是代表保守黨的上議院國會議員,而是變了跨黨派議員,但彭定康與卡梅倫內閣關係密切。自卡梅倫上台以來,內閣的幕僚長都是當年彭定康帶來香港、擔任中央政策組要職的黎偉略(Edward Llewellyn),自貝理雅首相創立內閣幕僚長職位以來,這位置不單是英國在法官以外的權力最高的非民選官位,在內閣實權亦僅次於首相以及財政大臣。因此彭定康向北京開火前,如此令英國聯邦及外交事務部尷尬的舉動,很難相信他沒有問過卡梅倫政府的意見,至少熟知港情的黎偉略知情的機會相當大。
英國選擇這個時候借彭定康來開火,有幾個因素互動所影響,一方面七一有超過51萬人上街,有511人在示威中被捕。美國出聲站在港人一邊,英國還不出聲的話,亦會令美國懷疑英國能否完全配合其外交政策,英國要在歐盟問題上維持自己利益的話,美國的支持比中國來得重要。
對卡梅倫而言,他們更重視的是選票。由於上屆大選英國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他已經要依靠與歐盟問題立場南轅北轍的自由民主黨組織聯合政府組閣。由歐洲議會聯合王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大勝,以及支持蘇格蘭獨立的民調越來越看好的形勢來看,如果保守黨不想與親歐的商界反感的獨立黨組閣,或輸掉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話,未來每一場選舉幾乎票票都決勝負。
在港英國公民或在英國住了半年或以上的英國國民(海外)的持有人,他們手上的選票對卡梅倫相當重要。現時已經有3,500多名英國國民在網上聯署,要求聯邦及外交事務部回應中國的白皮書,如果有一萬人聯署,英國不單不得不回應,亦反映香港人有決定個別國會議席生死的實力,而保守黨慣常都借彭定康拉香港人票,如果彭定康或保守黨不回應香港事務,恐怕大量港人票流到工黨或蘇格蘭國民黨手上,卡梅倫就會輸得更難看。
彭定康並非無端端向北京發炮,以英國的政治形勢來看,如果北京實在做得太過份的話,只會迫使英國出手介入香港政治爭議。北京不讓英國人光榮撤出,硬要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承諾,那英國為政治實利強烈表示態度,也無可厚非。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