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全購永亨 美基金狙擊

華僑全購永亨 美基金狙擊

【本報訊】國際知名「狙擊手」、美國對沖基金Elliott Capital,上周突然「現身」在永亨(302)的收購交易中,近日大手增持永亨股權至近7.8%,惹來市場猜疑。有對沖基金經理形容,Elliott向來善於在私有化或收購中「搵食」,通常是持有一定股權後再迫令買家加價,或透過訴訟榨取公司資產價值。是次Elliott看中永亨,相信會為交易是否可達成全購,增添變數。

大手增持永亨至7.79%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以每股125元提購永亨,上周已獲永亨大股東馮氏家族及紐約梅隆銀行確認接納,取得永亨超過五成股權,令要約變成「無條件」,即是股東只要在7月29日前接納要約,交出股票,華僑7個工作要付每股125元。如最後超過90%股東接納,華僑便可強制收購餘下股權,私有化永亨。
據證監會披露,Elliott於上周三(2日)以每股125元,增持永亨2.825%股權,持股量升至7.79%,涉資10.89億元。由於買入價與華僑要約價一致,排除Elliott是想收貨後接納要約,賺取差價的可能性。
有對沖基金經理估計,Elliott增持永亨是想影響私有化進行。「Elliott增持到10%,或聯手其他基金股東,就可以阻撓私有化,以此要求華僑加價。如果華僑唔加,Elliott都可長揸,日後搵機會再出擊」。Elliott若要增持至10%,以上周五永亨收報125.8元計算,料需多斥8.6億元。
Elliott專吼私有化,2008年狙擊盈大(432)私有化一役,因威逼電盈(008)加價不成,雙方鬥足5年,最後盈大妥協,宣佈回購使Elliott甩身(詳見另稿)。
對於基金是否「掃貨」圖逼使華僑提高作價,華僑發言人回應說,對市場活動不予置評。按《銀行業條例》,任何人持有本地銀行10%或以上股權,要行使成為「少數股東控權人」權利時,必先金管局批准。
華僑加價與否,取決是與一定要私有化永亨,亦是與對沖基金博弈的最大籌碼。華僑集團行政總裁錢乃驥上月底接受傳媒訪問時,未直接回應會否考慮提價以獲九成股東接納要約,他當時重申作價完全合理。
根據永亨的通函,華僑銀行有保留日後修訂要約條款的權利,即意味有更改作價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