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及比利時在巴西利亞進行的大戰,當收到正選陣容後,大家會發現兩隊都有明顯變動,阿根廷是因應傷疲而變動輪換,而比利時的排陣及取向,完全不像瑞士般比較希望穩守。因為比利時正選陣容具侵略性的球員頗多。
比賽又見到一個大家不願意看到的情景,就是迪馬利亞因右腳肌肉問題沒法繼續比賽,這對缺少了阿古路的前鋒線是一大打擊,對沒有了尼馬的世界盃,更是另一個打擊。比利時上半場在進攻上,攻擊面放到很闊,但前場互動性並不高,還有在阿根廷沒有了迪馬利亞,以及落後0:1後,比利時教練及主將們均應主動向前壓迫阿根廷。
下半場中後段,比利時合理地把一眾擅頂球員放到前場,這方面的應變,總算比法國合理,但同時大家又會發現幾位在前場的球員,在接應或入滲的時間性上,又不是把握得十分好。感覺上現今的足球處於頂尖及尖端科技中,但有一些基本的知識又好像失傳了。
另一場荷蘭對哥斯達黎加,很多人預期會是一面倒的賽事,但正如很多球員於今屆世界盃在公在私都表示:「現在的世界盃沒有easy win的了。」荷蘭雖然明顯較強,但哥斯達黎加結構維持得非常完整,能晉身8強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奇蹟。荷蘭殺入4強,洛賓的體力強到令人驚訝,以往的「玻璃腳」今番變了Iron Man!
文: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主持
識睇 一定睇蘋果嘅足動世盃:
http://worldcup201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