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兒童時代,曾在荔枝角道近雷生春一間地舖寄居,朝拆晚行,日間地舖要做生意,小童無活動餘地,於是走出街外遊蕩終日,聽講荔枝角最遠處有「兒童樂園」荔園,但無錢入內,最多係行行重行行,行到荔園外嘅荔枝角海灘玩沙玩水,後來年紀稍大,就到東方泳棚學游泳。
昔年離海灘不遠之山上,有一間醫院,聽講係醫麻瘋病嘅,幾乎生人勿近,始終唔敢摸上去。估唔到幾十年後,經新亞校友陳萬雄博士及朋友黃景強博士邀請,卒之走上去一看「真面目」,當然已經唔係麻瘋病院啦,而係經過活化保育、變形轉型而設立嘅「饒宗頤文化館」,正確地址係青山道800號,坐地鐵到美孚站,喺B出口出到嚟,朝香港大學SPACE方向,行到中電變電站,上行人天橋,左轉往青山道休憩公園,於交通燈處橫過青山道就到達。坐巴士有31B、32、35A、36B、40、270B、280X至文化館站落車。此地原來早於1887年已係清政府九龍關,1904年興建華工宿舍(豬仔館),1920年建成荔枝角監獄,1938年改建為傳染病醫院,1975年改為精神病醫院,2000年成立荔康居,2008年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華文化促進會入標成功,經一輪考核裝修,2012年就成立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
現在全館裝修完畢落成,分下區、中區、上區,下區係展覽館及保育館,展出饒先生墨寶、國畫,中區有演藝廳(可舉行百人會議、戲劇)、修學精舍,上區係翠雅山房(賓館),租金不貴,文化藝術界有優惠,房間裝修簡單雅致,享有「無敵美孚景」,幾十年前當然係望出去一片海洋啦。陳萬雄校友就係饒宗頤文化館館長,佢同左丁山講文化館會舉辦不少文化藝術活動,歡迎學校組團參與,一啲地區性/國際性文化藝術活動亦會在此舉行,文化館勝在有賓館客房招待訪問學人/藝術家也。展覽館內有饒公之「香江情懷」書畫,如屯門海崖,梅窩寫生等,但最令左丁山佇望良久者,就係一幅「荔枝角海灘」!此館位於山上,有樹蔭環抱,不聞美孚及青山道行人及汽車之繁雜噪音,誠鬧市綠洲也,可作竟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