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內地嫁來香港,丈夫做裝修工作,已有兩名孩子,但婆媳關係並不太和諧。一家人住在板間房,生活環境不富裕,總算齊齊整整。她只有四十多歲,不幸地一次突然中風,送來病房治療,兩孩子惟有暫時由婆婆照顧,自己專心養病,希望可快一點康復出院。
丈夫和兒子雖然也會到來探病,但每當他們一走,她臉上的笑容又隨着消失。我見到她悶悶不樂,會走到床邊與她傾談。她在內地原是一名小學老師,她平常很用心教導兩名孩子的功課,他們的成績很好,一直都是前三名之內。她很擔心入院後,沒有人督促,兒子的功課會變差。我與她分享照顧小孩的心得,若勤力的話,不一定要督促才用心學習。她目前最重要是快些康復出院。我們可以說是無所不談,每觸及傷心處,差點要相擁痛哭一番。
祝願她早日棄掉柺杖
每一次和她說話後,總覺她睡得好一點。當夜更時,可以的話,我也會走到她床邊看看。一個人來到香港,除了丈夫和兒子,一個親人也沒有,她其實真的很堅強。
有時候我們晚上準備消夜,也會預她一份。病房的同事知道她一家人正在申請公屋,亦嘗試寫信給有關部門,希望可以快些讓她一家人上樓,配合她康復的需要。住了個多月醫院,她可以持着柺杖出院。那一刻,我們沒有太多話要說,可能之前已說了太多。祝願她可早日棄掉柺杖,開心生活。
撰文: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日間康復中心護士楊靜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