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為開拓土地建屋,近年積極向綠化地帶開刀,但有團體指政府「盲搶地」,連有植被的綠化地帶也不放過。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在網誌撰文批評有關指控罔顧事實,因當局早已表明會處理位於市區邊緣、保育價值較低的綠化地帶,土地上必然會有植被,並指改劃土地用途合理。
早前有團體指,政府將有大量植被覆蓋的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用地是要犧牲保育去發展,有違過去曾指先將荒廢綠化帶改劃的原則。
第二批綠化帶必有植被
陳茂波在網誌稱,政府在第一階段檢討處理沒有植被、荒廢等「綠化地帶」,得出57公頃適合改作住宅用途,其後已向立會交代第二階段檢討,表明會處理位於市區和新發展區邊緣、緩衝和保育價值較低的「綠化地帶」,意指第二批綠化地帶上必然有植被。
陳指截至今年6月初,全港共有15,200公頃綠化地帶,現時建議改劃約70幅用地面積約150公頃,佔綠化用地1%,可提供8.9萬個單位,當中七成用於公營房屋。他指現時土地供應緊絀,將1%「綠化地帶」改劃作住宅用途,是合理規劃。他稱當局會以保存具保育價值的樹木及補償,指社會必須在土地規劃和保育之間作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