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近期與多國簽署協議,在世界各地不停建立人民幣清算系統,令市場感到,中央正刻意削弱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從來都無擔心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被削弱,認為本港仍有很多機會。
人幣發展機會仍多
陳家強昨於一個電台節目上,被問及有否擔心日後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被削弱,他稱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疑慮,因人民幣中心數目增加是發展趨勢。他又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仍有很多發展機會,惟認為在面對不同挑戰時,香港要加強自身競爭力。
自去年起,中國已在倫敦、新加坡、台灣及南韓等地建立起離岸人民幣中心,有分析指,中國未來將繼續在世界各地建立結算中心,一來可以直接處理相關地區的結算工作,二來亦可減少對香港的依賴。
為求將人民幣進一步向國際化及市場化推進,除了在各地設立更多結算中心外,中國亦着手建立更透明及制度化的兌換機制。人行早前就發出文件,指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滙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取消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買賣價差管理,由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自主定價;並重申人民幣兌美元每日上下波幅為2%,其他貨幣則為3至5%不同。
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鄂永健表示,讓銀行可按市場供求情況,對客戶就人民幣兌換各種貨幣滙價進行自主定價,不設限制方面有所突破,意味滙率市場化再邁前一步。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教授陳鳳翔表示,公佈可以更清晰對外介紹有關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惟當中涉及給予銀行外滙市場做市商「權重」因素,沒有詳細解說如何釐定,讓人猜疑仍有人為因素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