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岡的博多碼頭上船,一個小時之後就到了壹岐島。那裏有觀光協會,但很少有外國旅行團去,所以我一團人的來到便驚動了他們,一早拉着歡迎橫幅在碼頭等待,很是熱情。
壹岐島面積不小,盛產海鮮,尤其是海膽最出名,另外壹岐牛也著名,小牛在那裏養成之後,再銷去其他盛產和牛肉的地方飼養,據說神戶牛和宮崎牛等的來源地,都在壹岐。這個島歷史悠久,一千三百多年前已建了一座神社。神社門前「鳥居」上刻着「月讀神社」四個字,其中「讀」字用繁體漢字,這在日本是古字,現在都寫成「読」,由此也可見是個歷史見證。神社在山坡上,四周杉樹圍繞,小小的建築前是一條陡斜的石梯,拾階而上,人皆仰視,便有恭敬之狀。
島上有一家溫泉旅館,客房不多,大湯浸浴。膳食極好,上桌的魚生新鮮無比,鱲魚通透,大拖羅粉嫩如霜降和牛肉,因為盛產海膽,八成的菜餚都用海膽入饌,鮮鮑魚鮮蝦上都淋上用海膽調成的汁料,以增鮮美。於是一頓午飯成了五天福岡之旅最難忘的收穫。
壹岐島最出名的景點,是一塊數十米高屹立於海邊的玄武巖,形狀如一隻蹲於海邊的巨猿,神形俱似,五官皆備,故名「猿巖」,既是名勝,島民也將之視為保護神。除此之外,便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了,如今秧苗初長,到處綠油油一片,天光水色之中,分外養眼。在一片很大的田地前立了一塊石碑,上刻四個大字:「農魂悠久」,見之動容,不由想起前些日子在中國農村遊走,所到之處,也見了不少大字,卻都是不着邊際的口號,「建設文明」有之,「計劃生育」有之,還有「習主席說,要辦實事」,虛浮得一塌胡塗,盡顯中國農民不老實之處。與之相比,日本農民立在田頭這四個大字,鏗鏘有力,精氣神充沛,這才叫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