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太以過來人身份,道出走過乳癌的經歷,細說當中的惶恐,及如何克服治療的痛苦。每一章節不單憶述自己當時的情境,更搜集其他病友的故事,以作為同路人的借鏡。讀者不難感受到霍太的樂觀性格和勇氣,將壞事轉化成正能量,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雖然不希望病,但也不要白病。由慶生、感恩,到回饋社會,堪稱乳癌康復者的典範。
年前讀了幾本康復者寫的自傳,十分感人,卻少了霍太那種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為未來患者解答疑難的努力。這正反映她豁達無私,樂於助人的性格。我行醫多年,所見病人對患上乳癌反應可不一樣。有些選擇收埋,盡早忘掉一切經歴,回復正常生活。當然我希望見到的,是病人不單痊癒,更重投社會,減低癌症對家庭及社會的損失。有些雖然是早期癌症,卻長期生活在惶恐中,擔心復發的來臨,鼓不起勇氣去面對生活,對家人及朋友都造成壓力。有些雖然是癌病擴散,卻能從容面對,處之泰然,與癌病搏鬥同時,亦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保持積極態度,不單減輕家人的憂慮,更以身作則,幫助別人,反映他存在的價值。
乳癌基金會,正凝聚了康復者的力量,患者由確診時的焦慮無助,像全世界都不明白他的痛苦,到與同路人攜手,勇敢面對癌症的挑戰,走上康復的道路。認識新朋友,在往後生活,互相扶持。組織起同期病友活動,搞興趣班、定期旅行、行山、聚餐,短訊聯繫,互相鼓勵,過健康生活,交流醫療新資訊。十年光境,基金會會員已超過二千人,服務以病人為本,推動全方位乳癌支援,引入淋巴水腫量度、預防及治療,提供乳癌新資訊,心理輔導,協助家人照顧病者。對社會大眾,推廣乳健教育,提高對乳癌的認識及關注,宣揚早診早治的訊息。針對本地乳癌防治的發展,推動乳癌資料庫,七年以來參加患者超過一萬三千人,對醫療界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及研究作用。不少參與基金會工作的醫謢人員義工,為能夠出一分力而感到高興。
七月十七日下午五時,霍太將聯同其他康復者及心理學家,講述乳癌患者面對的問題和解決路向。要加深了解,就不要錯過在會展的新書講座。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