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霞老師傳來一份電郵,主旨:你憑乜嘢?很好,講中了許多人的心事,你憑乜嘢?不只是別人如此問你,你也會問你自己。李老師是維園常客,每年六四燭光或要走上街頭都有她們一家人的身影,況且她住得很遠,從屯門來山遠路遙卻從未缺席,平時還要教書,還有諸多活動並不閒。你憑乜嘢?今年七月一日酷暑中,喧嘩聲裏,汗水、雨水,漫漫長路,久等也未能啓步的長龍,在六個球場的擁擠中等待着,汗水不斷淌下,雨水也來湊熱鬧,連上天也垂淚了,你們憑乜嘢呀?
亂烘烘,熱浪撲面,汗水濕了又乾,整個人像才從水中被打撈起來,幾乎要休克了,很慚愧,十一年前還可以應付,今天,只怕會成為陌生人的負擔,太高估了自己的體力,終於在忍無可忍下我這個體戶做了逃兵,出師未捷先落跑,慚愧慚愧,但整顆心是熱血澎湃的,心潮也不斷的如潮汐般起起伏伏。香港人,是誰給了你們這樣的勇氣與信念,是誰迫使你們在三十多度的氣溫下來自四面八方,自動自覺的聚集在這裏等候出發?你們要告訴世人的是怎樣的訊息,一人一票的真普選怎麼會變得如此艱難,荊棘滿途是爭取民主的命運嗎?
即使十一年前,也沒有今天這樣叫人震撼的場面,可笑的十萬人不到的官方數字,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還是一慣的打壓技倆,如此公開的謊報,也不怕貽笑大方,五十一萬人,已是太保守的統計數字了。
請聽那沿街怒吼的聲音, 千門萬戶裏的掌聲喝采, 如潮水如海浪的人影, 這是一條不可能回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