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511名被捕的留守遮打道集會人士,有70多人都是大學生及大專生,但在面臨被起訴、秋後算賬的白色恐怖下,多間大學及院校的校長和管理層至今仍未公開表態會全力支援學生,繼續「沉默是金」鴕鳥政策。有大學教職員不滿學校管理層「潛水」,自發聯署行動支持學生以公民抗命捍衞社會公義與民主,並願為他們提供一切協助。
記者:林俊謙 朱雋穎
約40多名學者昨發表公開聯合聲明,聲援7.1參與公民抗命被補學生,身兼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聯同其中18名學者,包括於日前留守遮打道行動中被捕的何芝君和陳允中,宣讀聲明批評政府打壓市民和平理性的公民抗命行動。
他們呼籲大學校長及管理層,應申明其保護學者及學生言論自由及公民抗命權利的立場,並為被捕學者及學生提供協助。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謝永齡批評,城大校長郭位至今未就會否支援被捕學生表態,「講到唔清唔楚,唔知幫定唔幫」,認為校長應更清晰表態。
他說,早前已去信郭位查詢若有學生或教職員參加公民抗命行動被捕後會否支援,但對方只回覆「視乎個別情況處理」,「咁到底學校會唔會秋後算賬呢?」他形容今次學生只是公民抗命,「正如當年美國都因為有黑人願意挺身唔肯讓座先爭取到種族平權,佢哋係犯法唔係犯罪」。
「會與同學擁抱公義」
謝永齡說,只希望校方管理層能向被捕學生提供協助,「排名升嗰陣就好快出稿自讚,有學生被捕就匿埋,點配做校長?」
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李向榮指,感覺上各校長都不敢為學生挺身而出,「冇乜腰骨」。他說對被捕學生而言,要求的不是校長等管理層會公開表態支持佔中,而是開腔願意無條件協助學生度過可能被起訴檢控的難關,「𠵱家好多院校民主牆貼尋人告示,想搵番校長、副校長出嚟」。李又說不希望管理層龜縮在後,「當從來冇事發生咁,可能受壓力,但大家對大學校長有期望,應該向自己嘅良知負責」。
陳家洛指現時只有中大和港大就是否會協助被捕學生態度較為明確,認為其他大專院校校長應更明確表態,「校長唔應該對公民抗命、和平示威態度曖昧,應該有更清楚立場,學生參加呢啲行動,並非為一己私利,係為社會公義,大學本身就係為社會公義而立」。
陳坦言中聯辦近年經常接觸大學校長,擔心中聯辦會施壓影響大學高層判斷,指香港已越來越大陸化,「我哋要話畀政府聽,無論你幾惡,我哋都會出來同同學擁抱公義」。
部份參與聯署學者
港大理學院副院長及數學系講師 丁南僑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 黃偉國
城大社會科學部高級導師 李劍明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陸潔玲
理大高級講師 陳和順
港大比較文學系助理教授 司徒薇
【學界佔中 黃竹坑現場】YouTube 重溫:
http://bit.ly/71m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