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東方之珠來,問要不要帶手信,我不怕人家的行李百上加斤,想都不想就答:《100毛》!俗語說物離鄉貴,一點沒有講錯,在香港雖然每逢星期四必定囫圇「看得完,剛剛好」,態度多多少少近於老奉,踢對拖鞋落街左近梗有一本的讀物,再喜歡也不特別珍惜。流放海外舉目無親,除了唐人街飯店的餐牌,實體方塊字一隻都找不到,這才懂得什麼叫饑渴,餓到死去活來,捧着許廷鏗的俏臉幾乎想一啖吞下肚。
當然,東山再起的黃夏蕙以第一人稱執筆,效果遠不及上一代的電話速訪體風騷,那位叫張晨的靚仔新秀,又白白辜負了《熱戀期的長度》這麼充滿鹹濕空間的題目,同時各大專題也不是很合胃口——「22世紀Hack人網絡」和「少女之煩惱」喎,你教老朽如何投入,只會恨自己生得太早恨到撼頭埋牆,肉身既沒有可能活到下世紀,並且吃了老虎膽也不敢騎劫林夕的封號。然而封面和封底之間,亮點的繁多仍然是全球中文雜誌之冠,連登個招聘編輯的廣告,都這麼唔同人咁品:大字標題《尋人》,吹雞募集「中文好、創意好、態度好、身材好」的個體(呃,其實我勉強合格㗎),「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連同150字自我介紹及個人表演作品(如有)」,末了還以英文來個抵死的Disclaimer,「If you can read this sentence only, you are not the one we are looking for」,一嘢戳中我的笑穴。別怪我面懵懵認親認戚,電波相同的幽默感,確實可遇不可求,林日曦陳強和阿Bu,還有美術部華哥,都是我的失散姊妹啊。